近些年来,大卫·米恩斯(David Means)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成绩斐然。他的作品频频出现在许多知名杂志上,如《纽约客》(New Yorker)、《君子》(Esquire)、《麦克斯韦尼杂志》 (McSweeney’s Magazine)、《哈泼斯杂志》 (Harper’s Magazine)等,并有作品被《2001年度美国最佳神秘小说》、《2005年度美国最佳短篇小说》等最佳文集收录。迄今为止,他已有三个短篇小说集出版发行。1993年,米恩斯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救赎之吻》(A Quick Kiss of Redemption)。2000年出版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花样繁多的纵火事件》(Assorted Fire Events)入围了当年的国家图书批评家奖(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的最后提名。《花样繁多的纵火事件》也是获得《洛杉矶时报》图书奖(the 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的第一本故事集,被《君子》杂志评为当年的年度最佳图书(Esquire Best Book of the Year),已被翻译成六种语言。米恩斯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秘密金鱼》(The Secret Goldfish)于2004年9月出版,这部小说集继承了他在第二部书中的奇特的洞察力,获得了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的提名奖。
现任瓦瑟大学助理副教授,从事写作课教学的大卫·米恩斯从小爱好观察鸟类。也许正是缘于他的这一爱好,米恩斯总是能够把日常生活中的平淡无奇放到令读者感到不安的变幻莫测的场景中去加以描写。他的作品多描写平淡乏味的现实生活中阴沉黑暗的一面,透着诡异和恐怖的气氛。例如在他的短篇小说集《花样繁多的纵火事件》中,既有描写生活在处于后工业氛围中的密歇根州北部矿区的那些瘾君子和罪犯的痛苦挣扎的,也有揭露纽约市里的那些自我标榜为艺术家的上等资产阶级的丑陋通奸行为的。作者营造出黯淡的氛围,通过启示录式的全景描写来突出这个“能把任何东西都噬掉”的国家给人带来的不安全感。
米恩斯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秘密金鱼》更是确立了他作为一名一流的短篇小说作家的地位。他那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叙述方法为短篇小说这一美国最经久不衰的文学传统做出了贡献。他那深刻的洞察力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秘密金鱼》在继承了以前作品的一般特点基础上又有所拓展。米恩斯通过他的作品揭示了我们生活的真实面貌,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真实痛苦,而不是那些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加以掩饰方面。
《秘密金鱼》由十五个直白而又阴郁的故事组成。故事大都不长。题材包括传奇小说中常见的老套的话题,如通奸、谣言、谋杀和强奸等。作者通过对暴力和性的描写来展示人们如何理解生活,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来引导人们对真实的生活进行重新思考。其语言的引人入胜和内容的曲折离奇是通过“散漫跳跃”的手法来实现的。作者注重细节的积累而不是细节的描述。故事的主人公大多受到形形色色的压抑和困扰,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迷失了自我。
米恩斯认为人是喜爱死亡的。他表示当他笔下的人物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喜悦。他努力通过自己的笔触把这种死亡带来的瞬间的喜悦传递给读者。例如在“密歇根死亡之旅”(“Michigan Death Trip”)这篇小说中,他带领我们在密歇根州经历了一系列的死亡。他描写了一个猎人如何在一个美丽的冬日的早晨被一个刚开始学习打猎的孩子的来福枪击中时的情景。在米恩斯的笔下,子弹穿进猎人胸膛的那一刻是密歇根历史上最美丽的瞬间,那段距离是最为神奇的距离。
大卫·米恩斯讲故事的方法非常独特,甚至经常让读者感到困惑。比如在“伊利里亚男人”(“Elyria Man”)中,作者通过描写一具尸体来展示一个俄亥俄州农民对他本人的不忠和暴力所表示的忏悔。“彼德鲁什卡(有删节)”(“Petrouchka (with Omissions)”)也体现了作者在叙述上的独创性。在这个故事里,作者刻意强调了一个专业钢琴师的第一人称视角,同时也提醒读者,钢琴师的叙述包括很多删节部分。而所删节的部分则可能包含与叙述者的讲述相互矛盾的内容,或者也可能会对叙述者的讲述起到补充作用。在“眼见为实”(“It Counts As Seeing”)中,叙述者不停地转换视角,给人一种既清晰可见又模糊不清的效果。“耶稣的访问”(“A Visit from Jesus”)可能是米恩斯最为复杂,最令人难忘的一篇小说了。故事讲述了一个受到精神困扰的一位十几岁的少女如何残忍地杀害了她的上司,同时也是她的情人。故事中一个颇具争议的地方在于米恩斯对于耶稣的反传统式的描写:“他的外表很平常。他的鼻子是拳击手的那种类型,至少破过一次……他的眼睛是玛瑙色的。他的皮肤是灰黄色。他有点口齿不清”。然而,这个短篇小说并非有意来亵渎神灵,而是旨在反映一个倍受困扰的个体怎样来理解人的精神世界,并以此来告诉读者不要拘泥于故事里有关暴力和罪恶的描写,引导读者更好地去认识人性,理解人性。
在这部最新的短篇小说集中,同名短篇小说“秘密金鱼”(“The Secret Goldfish”)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但却耐人寻味。故事讲述了一条金鱼目睹一个家庭走向崩溃的过程:康涅狄格州的一户家里养了一条免费赠送得来的金鱼;这条金鱼在一家人的过度喂食下长得很快,因而换了好几个鱼缸;但是由于父亲背叛了这个家,身为全职家庭主妇的母亲则陷入了孤独悲伤的处境之中,这条金鱼的境况也随之每况愈下;值得庆幸的是,这条金鱼坚强地活了下来,这个家庭在父亲出走以后也有了复苏的迹象。应该说,婚姻破裂家庭解体是许多当代作家的所共同关心的主题。著名作家如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索尔·贝娄(Saul Bellow)等都曾关照过这一主题。在“秘密金鱼”这个短篇小说里,米恩斯表达了他对婚姻、对背叛的一些基本的看法。他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婚姻是一个顶点。在婚姻之中,誓言、神秘、肉欲和想象碰撞到一起,于是最本质的东西便暴露了出来。人们往往在婚姻之中发现了他们隐藏得最深的一些东西。
米恩斯在“秘密金鱼”中并没有平铺直叙地讲故事,而是采用了倒叙及插叙的手法,使故事在现实与过去之间转换跳跃,在此处与别处之间往来穿梭,使得这个原本简单的故事显得错综复杂。此外,作者对故事的叙述并没有固定在一个不变的视角上,而是在人的叙述和金鱼的观察之间跳跃。让金鱼的观察和讲述来弥补人的叙述的不足。在故事临近结尾的部分,第二人称“你”的使用更加增强了故事的现场感,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说中的金鱼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金鱼和母亲有着相似的境遇:金鱼被困在狭小的鱼缸里,母亲放弃事业呆在家里做着没完没了的家务;金鱼需要人们的照料,母亲在经济上不能独立,需要依靠丈夫;金鱼被忽视没人照顾,母亲被另觅新欢的丈夫抛弃;金鱼的生存环境鱼缸变得混浊不堪,母亲陷入悲伤痛苦……一方面,像这条金鱼一样,母亲没有自由,不能自立,只能在一个狭小的环境里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一旦失去了依靠便不知所措;而另一方面,就像这条金鱼能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鱼缸)里顽强地生存下来一样,母亲也同样选择了坚强。更重要的是,还有一条“秘密金鱼”藏在母亲的心底。在母亲的童年记忆中,有一条被她父亲放到池塘里的金鱼弗雷德,这条金鱼自由游弋在没有羁绊的广阔天地里。毫无疑问,这条“秘密金鱼”象征着自由以及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母亲总是回忆起这条“秘密金鱼”表明了在她的潜意识里充满了对于自由的向往。至此,读者不难猜出她会从鱼缸似的家庭走向外面的“池塘”般广阔的天地。
当然,也有批评家指出大卫·米恩斯的作品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由于作者赋予作品过多的内涵,从而使得作品显得乏味晦涩、语言粗糙、堆砌的痕迹过重等等。的确,米恩斯的小说需要细细品味方能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尽管如此,我们得承认,大卫·米恩斯的作品已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他能把平凡通俗与超凡脱俗结合在一起,造成一种奇特而又引人入胜的效果。他的作品触及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灵魂,提醒人们关注人性中存在的黑暗面和犯罪倾向。而且,米恩斯也是一位非常勤勉而又精益求精的作家。他的每一个短篇小说的初稿都要经过至少两个月的时间的精心雕琢。而越来越多的读者对其作品的热爱已经说明了大卫·米恩斯的努力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特别感谢谭秀敏同学。这里的主要资料都是两年前由她收集并整理成文。我只是最后加工润色了一小下下。】
我很惊讶的。这是一件好事,我的研究。谢谢。 ^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