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加迪斯(William Gaddis,1922-1998)

威廉·加迪斯(William Gaddis,1922-1998),美国著名后现代派作家,一生共创作五部小说和一部非小说作品。曾于1982年荣获“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The MacArthur Foundation’s “Genius Award”),1989年当选为美国文学与艺术研究院(American Academy and Institute of Arts and Letters)院士,1993年获“蓝南文学终身成就奖”(The Lannan Literary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此外,他的作品《大小亨》(JR,1975)和《诉讼游戏》(A Frolic of His Own, 1993)都曾经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

虽然威廉·加迪斯的文坛影响力不容小觑,但他的作品却因为晦涩难懂的文字和内容,被部分评论家和读者拒之门外。普遍舆论认为,“他是最受人尊敬而又最少人阅读的重要作家之一”,而他的小说风格也被描述为“迷宫或百科全书似的、直接引语的叙事艰涩难懂”(转引自蔡春露,134页)。尽管如此,威廉·加迪斯在当代文坛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常常和品钦(Thomas Pynchon)、霍克斯(John Hawkes)、巴塞尔姆(Donald Barthelme)等著名作家一起被誉为是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先驱代表。 Continue reading

德里罗:一个作家总是很庄重地去争取自己的孤独

 

 这是译林出版社yilinpress22堂名作家文学课  

 

 
唐•德里罗(1936—  )美国在世的四大文学巨匠之一,位列世界文坛“最伟大的作家”。1936年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区一个意大利裔家庭。以“代表美国最高水准的创作”,获得过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笔会/索尔•贝娄文学终身成就奖、耶路撒冷文学奖等十多种重量级文学奖项,也是美国最有资格和最热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因其创作对个人在社会中自由的关注,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的美国作家。目前译林社已出版他的作品集五本:《名字》、《白噪音》、《天秤星座》、《地下世界》、《欧米伽点》,即将推出他的最新作品《天使埃斯梅拉达:九个故事》。

 

 

 

 

 

 

“我出生于1936年11月20日。”除了年龄很小的时候在宾夕法尼亚待过一阵子之外,他是在布朗克斯区的福德汉姆长大的,那里的居民大都是意大利移民。(Passaro访谈,1991)

 

“我的父母出生在意大利。我父亲1916年来到这个国家,我想,那时他应该还是个九岁的孩子。同来的有我祖母,我父亲,还有他的兄弟姐妹。总共大约有七个人,包括一个侏儒,还有我祖母在那不勒斯顺手捡来的一个小孩。”

“我父亲最终在纽约本地找到了工作,是在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做类似审计员的工作,在一间巨大的办公室里有一张跟其他一百张桌子长得一样的办公桌。”(Burn访谈,1991) Continue reading

J.K.罗琳说:在我的新书中人们有性爱,但是没有人从中享受乐趣……

本周二,J.K. 罗琳(J. K. Rowling)在纽约在其粉丝们尖叫呐喊声中接受了采访。她畅谈了自己的畅销新作《临时空缺》(The Casual Vacancy),谈了《临时空缺》与另一部畅销小说,E.L. 詹姆斯(E. L. James)的《五十种灰》(Fifty Grades of Grey)的区别。以下是有关这次访谈的报道:

J.K. Rowling cheered by fans at New York event

NEW YORK — J.K. Rowling quipped Tuesday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sual Vacancy, her first post-Harry Potter novel for grown-ups, and another kind of adult best seller: E.L. James’ erotic Fifty Shades of Grey.

“The difference is that people have sex in my book, but no one enjoys it,” Rowling told 2,500 cheering fans at an event at a Manhattan theater.

Rowling also said:

— She dreaded writing several scenes in her new novel, about social and political divisions in a small English town, particularly a rape, but “it had to happen. It was there for a reason.”

— Her new novel “might be appropriate for the right 14- or 15-year-old, but not any younger than that.” But parents, she added, should discuss the reasons with their children that it’s inappropriate.

— Her biggest challenge in moving from young readers to adults wasn’t “about writing in a contemporary world, in a real world,” but getting “the structure” right of a novel without a central character.

Rowling’s conversation on stage with the novelist Ann Patchett (State of Wonder), who owns a bookstore in Nashville, was her first public event in the U.S. for her new novel.

It drew a screaming crowd that gave Rowling a standing ovation as she walked on stage, prompting Patchett to say, “This is like a Stones concert.”

Patchett, “as a writer and bookseller,” praised Rowling “for doing more for reading than anyone else in my lifetime and for single-handedly keeping an industry alive.”

“No, no, no,” Rowling replied. “That’s way too much responsibility.”

The two authors sat on a stage normally used by the New York City Ballet and often drew laughs, especially when Patchett mentioned the double meaning of “adult novel.”

Both Rowling and Patchett shared they hadn’t read Fifty Shades.

“Everyone tells me the writing is terrible,” Patchett said.

“But that’s porn,” Rowling shot back to laughter. “Have you ever read The Story of O?”

“I went to Catholic school,” Patchett confessed.

“You’d like it even more,” Rowling replied.

The Casual Vacancy, which landed at No. 1 on USA TODAY’s Best-Selling Books list and dropped to No. 4 last week, has gotten mixed reviews from critics, who have called it everything from dull to brilliant. But that wasn’t mentioned Tuesday.

When Rowling said she feared some readers may have missed the humor in The Casual Vacancy, Patchett said “it is a story not between evil and good, but between evil and funny.”

The crowd was predominantly female, mostly between 20 and 40, the generation that grew up on the Potter series.

Among them was Catherine Warren, 19, who had come all the wa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where she’s a sophomore, to pay homage to the writer “who’s just so great.”

Warren remembered how her mother read to her the first two Potter novels “when I was in first or second grade, but then I finished them myself as the years went by.”

Warren said she’s 100 pages into The Casual Vacancy “and so far so good.” She said she’d loved to read “more about Harry Potter’s world” — which Rowling has said she won’t do — then added, “I understand what’s done is done.”

沃尔特•格林伍德(Walter Greenwood, 1903—1974)

沃尔特·格林伍德(Walter Greenwood, 1903—1974),英国左翼作家。他的代表作《领救济金的爱情》(Love on the Dole, 1933)[1]在出版之初的三年内创造了再版两次,重印9次的辉煌。而且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该书几乎每年都有重印,长期占据畅销书排行榜。凭借此书,格林伍德一举占据了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

格林伍德出生在苏格兰兰开夏郡,索尔福德镇上的埃勒街——即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恒基公园”(Hanky Park)。格林伍德的父母都来自激进的工人阶层,并且希望他从小就能够沿袭他们身上的激进传统。格林伍德没有辜负他父母亲的希望。不仅如此,格林伍德从他父母那里还继承了热爱读书和音乐的良好习惯。九岁时,格林伍德的父亲去世,贫寒的家境只能依靠做女招待的母亲一个人微薄的收入来支撑。13岁时,格林伍德小学毕业。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从此辍学,到当铺当学徒,后来又去当勤杂工、马倌、仓库管理员等。尽管报酬微不足道,但聊胜于无。和他多次失业,只能靠救济金艰难生活的日子比起来,还是要强很多。难能可贵的是,生活的艰辛并没有令他放弃看书学习。格林伍德的闲暇时间几乎都是在索尔福德的公共图书馆里度过的。这为他后来的创作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0年代初,再次遭遇失业的格林伍德开始为当地的工党工作。其间,他的勤奋和创作才华得到了赏识和发挥。在家人和朋友的热情鼓励之下,格林伍德开始练习创作短篇小说,从此也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领救济金的爱情》是格林伍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完成于1932年。当时的格林伍德还处于失业状态。完稿之后,虽然几度投稿遭到拒绝,但最终还是在1933年得以发表。小说发表之后,并没有立即取得什么大的反响。然而,小说很快被罗纳德高岩改编成剧本,并在奥尔特灵厄姆的该加里克剧院上演。该剧的上演不仅在英国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在美国的演出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反响强烈。戏剧的成功使得小说一跃成为最畅销图书。1933年该书重印了三次,次年重印了两次。在1935年,该书再版时又重印了4次。此后,每年都会再加印一次。这样的辉煌在当时实属少见。

小说《领救济金的爱情》以格林伍德的家乡为大背景,描述了贫困给社会所带来的毁灭性的影响,忠实地反映了1930年代初期工人家庭的悲惨境况。当时,英国失业工人达到了300万的创纪录数字,北方工业区变成了一片凋敝的荒原。那些失业工人只能仰仗微薄的失业救济金勉强度日。小说描写了哈德卡瑟尔一家四口的艰难生活。小说始于1923年。那时,儿子哈里·哈德卡瑟尔还是个年仅16岁的孩子,刚从中学毕业,便开始在一家机械厂当学徒。哈里有个18岁的姐姐,名叫莎丽,在当地一家棉纺厂工作。可是当哈里刚刚结束了学徒期的时候,他却不幸加入了失业大军。与此同时,他们的父亲也丢掉了工厂里的工作。这样一来,莎丽就成了全家人的生活依靠,当然,还有哈德卡瑟尔父子的失业救济金。糟糕的是,哈里因为仍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很快被排除出了救济行列。于是,莎丽的那点微薄的工资就显得至关重要。小说中有大量的细节描写了小镇居民在贫困线上的挣扎和奋斗。尽管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尽管生活无比艰辛,他们仍然竭尽全力,想尽各种办法,努力改变他们的生活,努力维系着正常的人际关系,努力寻找并保留着生活中的一些最基本的乐趣。如小说标题所表示的,爱情关系便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工作中,莎丽爱上了检修工拉里。拉里信仰社会主义,是一位出色的街头演讲者。在一次反对政府对工人家庭进行财产调查的游行示威过程中,游行队伍与警察发生冲突,拉里被警察打伤。本来商定好的婚事也只好耽搁了下来。不幸的是,拉里又染上了肺结核,最后不治身亡。为了安葬拉里,莎丽只得忍辱屈尊,向觊觎她已久的古伦迪借钱。而这个时候,弟弟哈里又因为女友怀孕而不得不结婚。一家完全陷入了没有隔宿余粮的窘境。即使寻求教会的施舍也无法缓解家庭的窘迫。无奈之下,莎丽只好牺牲自己的爱情,委身于靠操纵赛马赌博谋利的古伦迪。虽然被她的羞愤的父亲赶出家门,莎丽还是通过古伦迪打通关系,帮助她的父亲找到了一份工作。小说围绕哈里和莎丽这两位对生活充满幻想、憧憬着浪漫情趣的年轻人,以及他们被社会摔打进冷冰冰的生活现实的故事,生动翔实地再现了那个黑暗的年代:有等着领取救济金的长长的队伍、当铺的冷漠、和充满了喧嚣与愤怒的游行;有在饥饿的边缘挣扎的家庭和教会的善意悲悯;也有在苦难之中相互的体贴、关怀和自我牺牲。

该小说不论在评论上还是在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英国民众中产生巨大的反响,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失业这个社会问题。该作品影响是如此之大,甚至连英国议会也对失业问题进行调查并进行了一些改革。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者对于无产者的革命行动却表现的比较淡漠,完全是一副旁观者的姿态。他只是描写了工人阶级生活的表层现象,缺乏更深层次的关心和挖掘。读者也无法通过他的作品去了解工人们更多的内在诉求,以及他们希望改变自己苦难的生存状况的巨大可能性。评论家卡罗尔·斯涅(Carole Snee)指出,格林伍德的局限性主要产生于他自身的资产阶级意识。她认为,格林伍德的作品“只是一声勇敢的呐喊,然而它的愤怒却软弱无力。因为他自己的立场根本就是自由改革派”(171)[2],所代表的还只是那些貌似彬彬有礼的中产阶级的意识和诉求。

大获成功之后的格林伍德当然不必再担心工作问题。他继续在索尔福德为当地的议会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便搬到伦敦居住。1937年,格林伍德和美国女演员兼舞蹈家珀尔·爱丽丝·奥斯古德(Pearl Alice Osgood)结婚。

尽管他此后的作品从未像他首部作品那样成功,但在20世纪30年代他仍陆续创作了一些的作品:《少校阁下》(His Worship the Major, or ‘It’s only human nature after all’ )[3](1934)、 《时机成熟》(The Time is Ripe )(1935)、 《座无虚席》(Standing Room Only, or ‘A Laugh in Every Line’ ((1936)、 《进退两难》(Cleft Stick )(1937)、 《白痴才工作》(Only Mugs Work) (1938)、《亚瑟兵团》[4]The Secret Kingdom )(1938) 以及《别人的生活》( How the Other Man Lives )(1939)。除此之外,他还和乔治·福姆比(George Formby)共同创作了电影《无界限》(No Limit)(1936)。

1939年,格林伍德在康沃尔的波波罗成立了格林帕克制作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在依然存在,只不过已经改建成了一座电影资料馆。

二战期间,格林伍德通过他的制作公司为英国政府摄制电影并在皇家后勤部队服役。1944年,他发表了《我心深处》(Something in My Heart)。同年,他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二战结束后,他又创作了特里鲁尔三部曲(the Trelooe trilogy)——《春光易逝》(So Brief the Spring )(1952), 《万众所求》(What Everybody Wants )(1954) 以及《在海边》(Down by the Sea )(1956)。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一些戏剧,包括:《爱情良药》 (Cure for Love )(1945年出版并于 1950年改编成电影)、《恋爱高手》(Too Clever for Love) (1952) 和 《官方的周六之夜》(Saturday Night at the Crown )(1958)等。除此之外,格林伍德还于1950年与他人共同执笔创作了以工厂为背景的电影剧本《天赐良机》(Chance of a Lifetime),从中可以再次让人们看到其代表作《领救济金的爱情》的影子。

1950年代后期,格林伍德回到马恩岛首府所在地道格拉斯,并在此定居。在这里,他完成了自传《曾经》There Was a Time (1967)。1968年,他的这部自传被改编成戏剧《恒基公园》(Hanky Park)。1971年,索尔福德大学授予格林伍德名誉博士学位。1974年9月11日,格林伍德在道格拉斯去世。他的手稿和书信则被保存在索尔福德大学收藏的《瓦尔特·格林伍德全集》中。

其他参考资料:

Booker, M. Keith.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of the Left: A Research Guide. London: Greenwood Press, 1998.

George Watson. The New Cambridge Bibliograph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 5.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Swatridge, Conlin. British Fiction: A Student’s A to Z. London: MacMillan, 1985.

高继海. 英国小说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http://www.wcml.org.uk/contents/creativity-and-culture/drama-and-literature/walter-greenwood-and-love-on-the-dole-/

http://www.ils.salford.ac.uk/library/resources/special/Greenwood.xml


[1]该小说标题有多种翻译。本书选用的翻译源自J.R..泰勒 (著). 李醒 (译). 英国的“新剧”(上). 当代外国艺术. 第1辑. 1984.

 

[2] Snee, Carole . “Working-Class Literature or Proletarian Writing?” Culture and Crisis in Britain in the Thirties. Ed. Jon Clark, Margot Heinemann, David Margolies, and Carole Snee.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79. 165-91.

[3]在维基百科及其他很多网站上,该作品题为His Worship the Major;但是在乔治·瓦特森(George Watson)著的 The New Cambridge bibliography of English literature(第5卷)中,该作品题为 His Worship the Mayor。此处选用了较为常见的一种。

J.B. 普里斯特利

J. B. 普里斯特利(John Boynton Priestley, 1894-1984),英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朱迪·丹奇爵士(Dame Judy Dench)曾经宣称,“J. B. 普里斯特利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偶像之一。我们现在都应该重新认识他的天赋才能”[1]

普里斯特利1894年9月出生于约克郡的布拉德福德。父亲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中学教师,母亲是工厂工人。小普里斯特利还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不过幸运的是,他的继母对他非常好。因此在布拉德福德这个相对没有明显阶级差别的小镇上,他从小就不缺少丰富的文化教育和多彩的社会生活:他可以经常出入音乐厅、足球场,经常参加古典音乐会和各类家庭聚会。他的许多经典的小说、戏剧和回忆录都是取材于他的那段业已逝去的快乐时光。尤其是他的《晴朗的日子》(Bright Day, 1946),作者在这部作品中饱含深情地回忆了他的那段青少年时光。在《失去的帝国》(Lost Empires, 1965)中,普里斯特利再现了1913年布拉德福德镇上各类剧场的情景。

普里斯特利少年时在当地的贝利坞小学接受教育,后来在一家毛纺厂工作。从那时起,他在写作方面的兴趣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继在《伦敦观点》(London Opinion)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之后,其作品便开始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各类杂志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普里斯特利主动参军。经过在英国南部一年左右的训练,他于1915年被派往前线。小说《漫无边际》(Margin Released, 1962)记述他的这段地狱般的经历,尤其是失去战友给他留下的伤痛。1916年,普里斯特利在战场上身受重伤,被送回英国。伤愈后接受了军官训练。1917年,他再次被派往前线,主要在军队管理层,没有真正参与战斗。无论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都给普里斯特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整个战争期间,除了一部他自己后来颇多尖刻批评诗集《查普曼的诗》(The Chapman of Rhymes)以外,普里斯特利并无其他的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凭借微薄的退役军官补贴,普里斯特利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深造。尽管他展露出了杰出的学术才能,但他还是决定把写作当作他一生的事业。

移居到伦敦以后,普里斯特利开始为《伦敦信使》(London Mercury)以及其他一些杂志撰写评论文章,同时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期间和当时非常有名的历史小说家休·沃尔浦(Hugh Wolpole)合作撰写的《法辛大厅》(Farthing Hall, 1929)出版后,普里斯特利终于可以不用再为生计担忧,可以专心从事他的创作了。于是便有了著名的《好伙伴》(The Good Companions, 1929)。这部小说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随后出版的以伦敦为中心的小说《天使街》(Angel Pavement, 1930)也同样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小说《好伙伴》描写了三个性格际遇完全不同的人的故事。30多岁的特兰忒小姐一直照顾父亲。父亲死后给她留下了一笔遗产。特兰忒小姐便怀揣着这笔遗产踏上了游历的旅途。杰斯遭到工厂主的无理解雇,在家里又不堪忍受妻子的唠叨和儿子的讥讽,于是便离家出走,到处流浪。伊尼戈是另一位流浪汉。他是因为冒犯了校长夫人而丢掉了饭碗。不期而遇的三个人由于共同的不满和逃遁心理而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后来,特兰忒小姐与杰斯和伊尼戈一道接管了一家歌舞剧团。三人各凭所长——特兰忒小姐的资金、杰斯的手艺和伊尼戈的音乐才能——互相帮助,把剧团办得红红火火。“好伙伴”就是这个剧团的名字。他们巡回与乡村矿区,共同面对得失成败,体验酸甜苦辣。小说完全以传统模式写成。很容易令人将它与传统流浪汉传奇相提并论。在全知全觉的叙述者的引领之下,松散的故事结构并没有对读者造成干扰,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深深抓住了读者。难怪这部小说出版之后,立即就大受欢迎。

1930年代,普里斯特利的创作主要集中在戏剧方面。戏剧创作也是他拥有了充分施展自己的创作才能的舞台。他的戏剧创作技巧不但几乎无可挑剔,而且还往往勇于创新,带有实验性质。这一时期的主要戏剧作品包括《危险的拐角》(Dangerous Corner, 1932)、《我们结婚的时候》(When We Are Married, 1938)、《我到过这儿》(I Have Been Here Before, 1937),以及极富盛名的《罪恶之家》(又译《探长来访》,Inspector Calls, 1945)。这些作品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社会为背景,同时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征。《罪恶之家》也常被称为一部“时间游戏”。在其中,普里斯特利将他对于时间的本质的探究与其对于社会的观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含有很多社会主义视角的旁注。其中的探长是另一个自我,普利斯特里通过巡官表达自己的观点。1930年代不断增长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唤醒了普里斯特利的社会意识。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他目睹了退伍老兵的待遇和一些荒凉地区而产生的义愤填膺都记录在了于1934年发表的系列游记《英格兰之旅》(English Journey, 1934)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里斯特利的名声和影响力也达到了最高峰。1940年间,他在BBC做时事简评节目,每周日晚上播出。他的谈话吸引了大量听众,对英国民众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他在文章里号召人们在困难时期多想想英格兰美丽的田园风光、多想想停泊在敦克尔刻的英雄战船,以及经历过炮火轰炸后仍然在经营的面包店。但是他的节目后来由于被认为过于激进而遭取缔。通常被认为是由于丘吉尔对他的节目抱怨的后果。据传,丘吉尔认为他的节目思想太左。然而,普利斯特里的儿子后来在一次有关他父亲的新书发布会上发表谈话指出,那个节目的取缔,实际上是丘吉尔的内阁们提出的;是他们向丘吉尔提供了一些他父亲在广播中的一些负面消息。二战结束以后,普里斯特利号召进行社会变革以避免对退伍老兵待遇不公的现象重演。虽然在当时的英国社会,这样的提法颇多争议,但是普里斯特利的进步思想可见一斑。

而从左派文学的视角来看,二战后期以及战后,普里斯特利的一系列作品则带有明显的左派倾向。这对于当时正处于低潮期的左派文学意义重大。他的《白天星期六》(Daylight on Saturday, 1943)、《三个穿制服的人》(Three Men in Suits, 1945)、以及《晴朗的日子》(Bright Day, 1946)所取得的成就为此后20年的英国左派文学树立了榜样。

《晴朗的日子》堪称普里斯特利最受欢迎的一部小说。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围绕一位50岁的剧作家格雷戈里·道森展开。这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的作家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枪炮声中努力创作一部电影剧本。而一对老夫妻的来访则令他回忆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在一家毛纺织长工作时的生活经历。回忆断断续续,过去与现在相互交织,同时展现在读者面前:两个世界,两种时间,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的两段时光,有悲欢、有荣耀、有彷徨、也有希望。小说的最后,道森认识到还有许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并不只为了金钱活着,他们还有更加崇高的追求。道森本人也因此对自己的未来重新充满了信心,对西方文化的未来也有了乐观的憧憬。

《白天在星期六》是普里斯特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和出版的小说。也显然是一部向英国人民的战争努力表达敬意的小说。作品套用了英国传统的劳工小说风格,关注的焦点始终是那些在工厂里工作的工人们。这些工人们在一家为英国军队生产军用飞机的工厂里上班。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为战争中的英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小说的标题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工人的工作状况:他们没日没夜地加紧生产,只有在星期六才能看见白天的样子。同时,这部小说中的许多重要人物也有不少来自工厂的管理层。通过这些人物的描写,小说指出有一部分管理者需要学会理解普通工人,不要把他们只当作生产机器的零件,而要将他们视作平等的人;另一方面,小说也承认有些管理者已经做到了这些,比如总经理切维厄特。显然,普里斯特利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这样的一个主题:即劳资双方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因此他们应该互相协作。这样的主题和1930年代的战争小说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总体上看,《白天在星期六》是一组人物素描。笔触所及,向读者展示了性格各异的工厂雇员。他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欲望。各自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追求。是战争将他们捆绑在了一起,共同的目标使得他们可以取得更多的相互理解,协作奋斗。《白天在星期六》这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小说在字里行间表达了鲜明的政治诉求: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之间的人们应该团结合作,而且这种合作不应该只存在于战争期间,而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普里斯特利的这一左派激进主义主题引领了1950至60年代兴盛起来的劳工小说潮流。

1950年代,普里斯特利对于社会政治的兴趣逐渐减退。而在1957年,他在《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上的一篇题为“英国和原子弹”(“Britain and the Nuclear Bombs”)的文章再次使他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文章中,普里斯特利毫不隐晦地表达了他对英国开发氢弹的担忧,号召英国单方面削减核武器。从而在英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削减核武器运动。

普里斯特利的创作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其中也包括一些哲学著作,如1964年发表的论文《人与时间》(Man and Time)。他在书中深入研究了关于时间的各种理论观点,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及独特的推论,以及有关“预知梦境”(Precognitive dreaming)现象的研究分析,等等。

晚年的普里斯特利获得了一系列的殊荣:1970年,布雷德福德大学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头衔;1973年,又被授予布雷德福德城荣誉市民的称号。1975年建立的布雷德福德大学的图书馆也被命名为“J. B.普利斯特里图书馆”。普里斯特利曾经多次拒绝接受骑士封号和贵族爵位。然而在1977年,他接受了“功绩勋章”(the Order of Merit),因为在他看来,这枚勋章只代表了君王赋予的荣誉,与党派政治没有关系。

事实上,人们很难对普里斯特利的全部作品做出全面公正的评价。迄今为止,关于普里斯特利的作品可以统计出来的数字是,仅独立成册的出版著作就达150多部。并不包括他为各种杂志、报纸以及书籍撰写的文章和前言等。在普里斯特利的创作中,他在作品的主题上保持着一贯性。有几个主题是贯穿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之中的,如大众传媒的危险性、音乐绘画艺术的怡情爽性以及时间的本质等。与此同时,普里斯特利绝对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相反,他总是积极地在题材、体材以及风格方面进行创新尝试:从专门给孩子们写的科幻小说如《斯诺格尔》(Snoggle, 1971)到社会史如《欢乐王子及其王朝》(The Prince of Pleasure and His Regency, 1969),从表现主义戏剧如《在约旦的约翰逊》(Johnson over Jordan, 1939)再到深奥的哲学专著如《越过漫长的高墙》(Over the Long High Wall, 1972)。所有这些他都有尝试,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

近些年来,一方面由于普里斯特利协会同仁们的积极宣传推广,另一方面由于在英国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罪恶之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J. B. 普里斯特利的影响及受欢迎程度又呈上升的趋势。也许这才是普里斯特利应得的礼遇吧。

 

参考资料来源:

Booker, M. Keith.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of the Left: A Research Guide. London: Greenwood Press, 1998.

Swatridge, Conlin. British Fiction: A Student’s A to Z. London: MacMillan, 1985.

高继海. 英国小说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http://www.jbpriestley-society.com/biography.html

所谓的杂草并不存在

这两天读了一本不错的小说。西班牙作家皮尼奥尔的《冷皮》(La Pell Freda)。阿尔韦特·桑切斯·皮尼奥尔(Albert Sánchez Pinol),1965年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人类学家兼作家,专注于非洲人类的研究。已出版《黄金时代》、《小丑与野兽》、《合作难题》(合著)等著作,并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和关于独裁本性的杂文。《冷皮》是他的第一部小说。

这部作品情节跌宕,引人入胜,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思想。以下是其中的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

之后下一个功课是矩形面积内的杂草。我必须小心翼翼地拔除杂草。我的监护人命令我把杂草从有益的植物中清除干净。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区分杂草,因此在拔除之前我得先请教他。

“这不是杂草”,他指着一些草说,“这些草的叶子可以煮,当作茶来饮用。这些草也不是”,他指着其他的草说,“它们是野生的芦笋,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口感鲜美。这堆也不是杂草,而是会在五月时节绽放娇艳欲滴的花朵,所以怎么可能是杂草呢?”

最后只留下一颗植物。它毫无用处、毫无秘密,它有尖锐的有毒深色叶子和又硬又丑的茎。

我的监护人叹了口气:“我同意,这是一颗糟糕透顶的植物。但是,如果我们把它连根拔起,那么其他好的植物有何意义?”

我说,没有意义。于是我们得到什么结论?所谓的杂草并不存在。我通过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