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琐记【201001】

1. 在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安妮·泰勒(Anne Tylor)创作了一些列有几分可笑又有几分感伤的小说作品。在这样的作品中,泰勒的男性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虽然形象各异,但是基本特点大体相同。这些人物大多在生活中郁郁不得志,虽然为人憨厚老实、敦厚善良,但却孤僻冷漠、消极被动。在她的新作《诺亚的罗盘》(Noah’s Compass)中,泰勒再次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形象,60岁的利亚姆·佩尼维尔(Liam Pennywell),一位曾经担任过教师的古怪老人。通过这一人物的生活经历,读者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小人物,那些所谓的失败者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一方面他们在生活中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悲哀地发现,自己从来都在生活之外,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生活。

2. 艾美·布鲁姆(Amy Bloom)女士既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也是一位创造性写作的教授,而且,毫无疑问,她在这两个领域都具有超凡的天赋。她于2007年发表的小说《走开》(Away)就是一部非凡的杰作——语言简练精准流畅,富于睿智,艺术手法多样,迂回曲折,跌宕起伏。其实她的每部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这一点在她的最新短篇小说集《爱神眷顾的地方》(Where the God of Love Hangs Out)就表现得非常明显。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各个短篇并内在的联系,但是却又仿佛一个个独立的积木块一样可以组合成一个精妙的整体。布鲁姆女士所塑造的人物,无一例外地,都非常成熟,很少有年轻人出现,有些人物都已是耄耋老人。这些人物都仍然具有给别人以及他们自己带来惊喜的能力。因此,关于他们的故事也就显得趣味盎然,而且读者也能够从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意义。

3. 曾经专门介绍过英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女作家扎迪·史密斯(点击这里,或者这里查看)。史密斯女士不仅仅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小说家,她同时也是一位英美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继《他人的书》(The Book of Other People , 2007)之后,扎迪·史密斯最近又出版一部文学批评文集《改变我的思想》(Changing My Mind:Occasional Essays)。在这部论文集中,史密斯女士点评的作家包括莱昂奈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佐拉·尼尔·赫尔斯顿(Zora Neale Hurston)、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卡夫卡、福斯特(E. M. Forster)、纳博科夫等等。从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作为作家的扎迪·史密斯的文学观,以及其作为黑人女作家的情感世界,等等。

4. 约翰·纽贝里奖章(John Newbery Medal)是专门颁发给优秀儿童文学的一个奖项。今年的一月18日,这项杰出儿童文学奖颁给了小说《当你到我身边时》(When You Reach Me)。作者丽贝卡·斯戴德(Rebecca Stead)将这部作品的背景设在1970年代的纽约。作品结构错综复杂,引人入胜。

5. 你知道那部感人至深的美国电影《爱情故事》(Love Story)吗?60后、70后们都会知道。或者至少会知道经过费翔的传唱而一度红遍大江南北的这部电影的主题曲LOVE STORY吧。其实所有这些都源于那部同名小说《爱情故事》(Love Story)。这也是我本人开始阅读的第一部英文小说。这部小说的作者名叫埃里克·西格尔(Erich Segal),耶鲁大学教授。《爱情故事》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最有名的一部。1970年,这部小说刚一出版面世就立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并且很快就被改编成了电影,进而一度风靡全球。2010年1月17日,埃里克·西格尔先生因患心脏病在伦敦他的家中不幸离世,享年72岁。

6. 罗伯特·帕克(Robert B. Parker)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以创作神秘小说而闻名于世,一生创作了将近40部作品,塑造了硬汉斯宾塞这一经典的私家侦探形象。2010年1月18月,帕克先生在麻省剑桥他的家中去世,享年77岁。

7. 艾略特诗歌奖1月18日晚在伦敦揭晓。英国当代文坛最受器重的诗人菲利普·格罗斯(Philip Gross)以所著诗集《水案》(The Water Table)赢得大奖,并获奖金1.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6.7万元)。57岁的格罗斯现任威尔士格拉摩根大学创意写作教授,写诗,也写小说和剧作,早在1981年就获得了格雷戈里诗歌奖,次年又在全国诗赛中胜出。虽早在文坛居得高位,其大名却难入寻常百姓家。今年艾略特奖的评委会主席西蒙·阿米塔奇希望借此让人民听到当代诗坛的新声。
艾略特奖是英语世界最著名的年度诗歌奖之一,1993年,TS·艾略特创办的诗书协会在庆祝建会40周年时,创办此奖,用以表彰上一年度在英国和爱尔兰出 版的最佳诗集。去年该奖的得主是英国诗坛女新秀珍·海德菲尔德(Jen Hadfield)所著《无邻之地》(Nigh-No-Place)。

8. 2010年1月美国文坛最重大的事件当然要数《麦田守望者》的作者,J·D·塞林格先生的去世。相关文字在这里这里

旧文新贴

【按】以下这篇文章此前曾贴出过未删改版。这是刊登在《中华读书报》2009年7月1日第18版上的版本。配图非报载原图,系由mabokov添加设置。此为记。

才华横溢,前途无量
——述评英国文坛新秀扎迪•史密斯

扎迪·史密斯

扎迪·史密斯

2000年,长篇小说《白牙》(White Teeth)刚一面世便成了畅销书,并且迎来了专家读者们的好评如潮。各种奖项扑面而来:2000年“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的小说奖、2000年“惠特布莱德图书奖”最佳小说一等奖、“卫报杰出图书奖”一等奖、“共同体作家图书奖”一等奖,以及“贝蒂·特拉斯克奖”,等等。此外,《时代杂志》还把这部作品收入了《1923-2005〈时代〉百部最佳英语作品集》。这便是当时年仅25岁的作者,英伦才女扎迪·史密斯创造出的一个奇迹。从此人们也记住了这位英国文坛的一颗倏然升起的新星。

1975年10月,有着一半牙买加血统的扎迪·史密斯出生于伦敦西北布兰特区的一个工薪阶层聚居区。她的母亲是一位于1969年移民到英国的牙买加人;而她的父亲哈维·史密斯则是地道的英国人。和许多小女孩一样,小时候的扎迪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于表演的热爱。从最早时迷恋踢踏舞,到一心想成为音乐剧中的演员。甚至在她上大学期间,扎迪还曾靠担任爵士乐歌手而挣得过一些收入。上大学期间,虽然她已经在从事一些文学的创作实践,可还是没有把文学创作当成自己的未来事业的想法,倒是曾经计划过大学毕业后去做一名专业的记者。然而机缘巧合加上对文学的热爱使得扎迪·史密斯最终走上了专业文学创作的道路。

早在1997年,扎迪·史密斯的《白牙》才刚刚有了一些想法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英国出版界的注意,并且同时有好几家出版社竞拍她的这部长篇小说的出版权。最后,哈密希·汉密尔顿公司竞拍成功。在扎迪完成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出版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这部作品做足了宣传。等到2000年最终出版的时候,《白牙》能够一炮而红,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畅销加好评如潮,这些并非仅仅靠商业运作便可获得。阅读过这部作品的读者应该会有跟笔者同样的感受——《白牙》配得上一部当代英国文学经典的称号。作品本身诠释了它获得成功的秘密。《白牙》的故事可谓错综复杂;其中所描绘的日常生活更可谓是全景式的:生活的艰辛、沟通的障碍、文化的冲突、宗教的隔阂,甚至还涉及到一个形成和壮大中的恐怖组织和一个极端的动物保护组织,等等。虽然有评论家批评《白牙》的极繁主义(maximalism),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看似庞杂混乱的生活却正是我们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

《白牙》所包含的主题也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虽然笔者对于主题一说历来主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妨在此扼要地分享一下个人对于《白牙》主题的认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历史背景的《白牙》所关注的是战后的当今世界一直予以关注的一些宏大主题:各种族间的隔阂、各文化间的冲突和各宗教间的樊篱,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离散”(diasporas)问题。《白牙》除了用一种近乎诙谐的手法描写琼斯和伊克鲍这老哥俩的二战经历之外,并无其他惊心动魄的事件。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琐碎小事——成长的烦恼、生活的艰辛、现实的困惑。尤其对于那些离居他乡的人们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此类问题就更加突出。于是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就成了问题。于是,我们看到《白牙》中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狂热和暴力倾向以及基督教见证者的执着信仰都有其可以理解的现实的根源。2004年9月,在澳门举行的全球离散问题国际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对离散者与各种国际间冲突和摩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达成了几乎一致的认识——即离散者既可以成为和平的制造者也可以是和平的毁灭者。这一学术命题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白牙》的主题。此外,现代科学自从其产生之日起,便与宗教有着各种各样的摩擦和冲突。而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科学和宗教的摩擦似乎又有了愈演愈烈的苗头。《白牙》里的那些由于缺乏沟通、生活又有诸多不如意、从而投身宗教的人们最后都把泄愤的矛头指向了一项有点无厘头的科学研究。那些看似荒诞的场面却又都是残酷的现实存在。读者在哑然失笑的同时会不由得多几分较为严肃的思考。简单地说,由于有了这些主题的体现,《白牙》能够跻身经典的行列也实属自然。

《签名收藏家》(Autograph Man)是扎迪·史密斯发表于2003年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部市场反应优异,同样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的作品却没有能够赢得批评界众口一词的称赞。故事讲述了一位有着一半华人血统和一半犹太人血统的阿列克斯-李从向各类名人索要签名的普通粉丝发展到靠收藏名人签名然后转卖为生的故事。由于他的执着,他竟然做到了许多签名收藏者们梦寐以求,却很难实现的事情——得到了他的偶像的亲笔签名。这样的时髦题材自然会受到当下年轻人的推崇。

在这部作品中,宗教依然是扎迪·史密斯着意探讨的话题:犹太教、佛教、禅。就笔者的感受而言,扎迪·史密斯对宗教所抱持的是一种怀疑和戏虐的态度。就像《白牙》里的各种宗教表现给人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感觉一样,宗教在《签名收藏家》里也时时显出几分滑稽。

由于主人公阿历克斯-李是一位有着一半华人血统的英国年轻人,所以透过他,我们也可以看到扎迪·史密斯对华人以及华人文化的浓厚兴趣。除了阿历克斯-李所表现出的对华人的一份特殊感情之外,类似于“表舅他二姨子的三外甥”之类的说法也能偶尔见到,让我们这样的读者倍感亲切。此外还有关于 “阴阳”以及中医的一些颇为有趣的描写。

《签名收藏家》还体现出了扎迪·史密斯在创作方面的一些创新。首先,在这部作品中,她的叙述语言相对比较简洁。在这里,像狄更斯,或者福斯特那样风格的段落和句子并非主体。此外,速记符号以及每章标题下方的关键词索引和趣味盎然的小插图的使用也都非常具有实验的色彩。有点像网络日志,很有新意。

在创作完成了《签名收藏家》之后,扎迪·史密斯出访了美国,并在哈佛大学有过为期一年的进修经历。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扎迪·史密斯的学术素养,也为《关于美》(On Beauty)的美国背景埋下了伏笔。

2005年推出的《关于美》当年就进入了布克奖的最后决选名单,并在2006年为扎迪·史密斯赢得了奥兰治小说奖。这是一部扎迪·史密斯向E.M.福斯特表达敬意的作品。扎迪从不讳言她对前辈福斯特的崇拜与尊敬。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到《霍华德庄园》,她每每谈起,赞美和仰慕之情总是溢于言表。在这部《关于美》中,扎迪·史密斯对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的模仿比较显著。且不说泛泛的叙述风格有着明显的福斯特的影子,在小说的结构安排上,就有多处呼应着《霍华德庄园》:开篇的书信体(当然,扎迪在这里用的是电子邮件);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之间的冲突和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其他一些细节上的戏仿,等等。必须指出的是,通过她自己的作品,扎迪·史密斯实现了向前辈福斯特表达敬意的愿望——如果福斯特看到了这位后生的作品的话,他肯定会倍感欣慰,感到脸上有光的。

《关于美》的故事集中在贝尔赛和吉普斯这两个家庭之间的纠葛上。透过这两个家庭之间的纷纷扰扰和喜怒哀乐,《关于美》真正的核心在于展示由于文化的差异和政治观点以及价值观念的不同而导致的种种矛盾冲突。从某种层度上来看,《关于美》和《白牙》之间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和《白牙》一样,《关于美》其实也是以描写离散者的境况为中心,人物之间的矛盾差异也或多或少地与各自的文化背景相关;而且,《关于美》也没有让文化和观念之间的碰撞最终导致崩溃,而是强调了碰撞之后的相互妥协和和解。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的顽石一块。伴随着离散人群迁徙的文化也有它的可移动性。

今天,虽然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名声甚至盖过了很多前辈同行,但是扎迪·史密斯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着这样的表述——在英国现当代文学的世界里,她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懵懂少年;她的成就还不足以掩盖她的欠缺;她的思想还远不及他的前辈同行们那般深邃;她才刚刚上路,还在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前进。除了向福斯特表达敬意的《关于美》,扎迪·史密斯还曾透露说,其实影响《白牙》最大的是马丁·阿米斯的作品。她曾笑言,在着手《白牙》之前,她正忙着抄写模仿马丁·阿米斯的作品呢。说到英国当代的知名作家,扎迪·史密斯总能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单:拉什迪、伊恩·麦凯文、马丁·阿米斯,等等。并且对他们各自的优点如数家珍。2007年,扎迪·史密斯编辑出版了《他人的书》(The Book of Other People)这部带有相当浓厚学术气息的书评集。在其中,她向那些她所尊敬的同行前辈们一一表示了敬意。

扎迪·史密斯:英国文坛冉冉升起的巨星

这篇文章是应一位友人之约写的。等不及友人会以何种方式将这篇小文面世,先行在这里展示一下。本篇显然还不够精良。另外,出于我本人知道的原因,本篇还删除了几个段落。不过有关扎迪·史密斯的介绍基本上还算比较全面。希望有同好者多提宝贵意见。

 →→→→→→→→→→正  文  分  割  线←←←←←←←←←←←

第一次听到有人跟我提起小说《白牙》(White Teeth2000)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杰克·伦敦的那部经典之作《白牙》(White Fang1906)。后来才搞清楚,此白牙非彼白牙:前者说的是人人都有的满口白牙,而后者则指的是长于噬咬的猛兽毒牙。也因此而知道了一位名叫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的英伦才女,英国文坛的一颗倏然升起的新星。

197510月,小扎迪出生于伦敦西北布兰特区的一个工薪阶层聚居区。她的母亲是一位于1969年 移民到英国的牙买加人;而她的父亲哈维·史密斯则是地道的英国人。尽管扎迪本人在许多场合都表示,她并没有把她的家庭直接写进她的书中。但是我们还是看 到,《白牙》中的阿切·琼斯一家和扎迪本人的家庭背景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作品中阿切·琼斯也是一位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的英国人,而母亲克拉拉则也是一位 来到英国时间还不算太久的牙买加姑娘。当然,作品中的琼斯家只有一个女儿。而生活中的扎迪还有一兄一弟,以及一位同父异母的姐姐和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而 且,根据扎迪的说法,她现实中那个家庭远比作品中的琼斯一家幸福和谐得多。

其实,扎迪是她14岁以后给自己改的名字。此前,她的名字一直是萨迪(Sadie)。 和许多小女孩一样,小时候的萨迪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于表演的热爱。从最早时迷恋踢踏舞,到一心想成为音乐剧中的演员。甚至在她上大学期间,扎迪还曾靠担任爵 士乐歌手而挣得过一些收入。上大学期间,虽然她已经在从事一些文学的创作实践,可还是没有把文学创作当成自己的未来事业的想法,心里想的只是希望在大学毕 业后去做一名专业的记者。然而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你经年累月的精心策划往往比不上不经意间的一次灵机一动,或者是一次机缘巧合的际遇。当然,扎迪最后 投身文学创作并非只是灵机一动而已。热爱阅读,在剑桥大学学习的又是英国文学专业的她,大学期间就在专门收录学生作品的《剑桥文集》上发表过几篇短篇小 说。于是就有出版商找到了她。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扎迪·史密斯。

《白牙》发表于2000年。而早在1997年,《白牙》才刚刚有了一些想法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英国出版界的注意,并且同时有好几家出版社竞拍扎迪的这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出版权。最后,哈密希·汉密尔顿公司竞拍成功。在扎迪完成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出版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这部作品做足了宣传。等到2000年最终出版的时候,《白牙》能够一炮而红,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虽说是金子自会闪亮,是好酒何惧深巷;可是如果能够让人们一下子就看到闪亮、闻到酒香岂不更好?所以说,商业社会中的商业宣传还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这部讲述两位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在世纪之交所经历的新生活的凡凡总总的作品普一面世便成了畅销书,并且迎来了国内国际的好评如潮。各种奖项扑面而来:2000年“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的小说奖、2000年“惠特布莱德图书奖”最佳小说一等奖、“卫报杰出图书奖”一等奖、“共同体作家图书奖”一等奖,以及“贝蒂·特拉斯克奖”,等等。此外,《时代杂志》还把这部作品收入了《1923-2005〈时代〉百部最佳英语作品集》。

畅销加好评如潮,这些并非仅仅靠商业运作便可获得。阅读过这部作品的读者应该会有跟笔者同样的感受——《白牙》配得上一部当代英国文学经典的称号。作品本身诠释了它获得成功的秘密。

如 果把《白牙》的故事按照时间的顺序捋成一条直线,然后再娓娓道来的话,那么读者很可能会觉得故事太过冗长,情节起伏又过于平淡了。一对经历过二战硝烟的老 友,在生活中有着诸多的不如意。而他们的下一代的成长也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慰藉。反倒增添了不少烦恼。战后移民英国的孟加拉人萨马德·伊克鲍有一对双胞胎 儿子。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他们民族的光荣传统,所以在他们10岁 那年,决定将他的一个儿子送回到孟加拉去。可是送谁回去却难以选择。经过多番痛苦的反复,最后,他成功地背着他的妻子把大儿子马吉德送走了。这件事情的结 果是,他的妻子发誓从此不跟他直接对话,直到大儿子回来为止;而小儿子米拉特在家总觉得自己被忽略,变得乖张叛逆,成了伊克鲍的心病。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 出乎他的预期。他费尽周折付出了很大代价送回孟加拉国的大儿子,最终却变成了一位热爱科学的无神论者;而留在英国的那位被他认为不成器的二儿子却成了一位 狂热的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信徒。同样地,伊克鲍的好友,阿切·琼斯的独生女儿也由于被各种成长中的烦恼包围着,最终跟随她的姥姥成了一位基督教见证会的 信徒。再加上一位热衷于科学研究的马尔库斯·肖芬和他所研究的所谓“未来的耗子”。于是,宗教和科学之间出现了战争,兄弟和父子成了敌人……

这个故事如果写成一篇凝炼的短篇小说,那必定会情节跌宕,高潮迭起。扎迪·史密斯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在被问及这部《白牙》的缘起的时候,扎迪说她原计划就是要写一篇短篇小说。但是由于她自己写的短篇小说的篇幅总是太长,动辄230页。这就失去了“短”的意义。扎迪说写短篇如果不能做到像雷蒙德·卡佛那样的话,最好就别写。于是,她就把这个故事扩展成了中篇。可是她觉得讲得还是不尽兴。于是又进一步扩展成了我们手里现在捧着的450页左右的长篇。

不 过,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扎迪的过人的写作天赋。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前半页的一位美国才子托马斯·伍尔夫。据说他也是洋洋洒洒如滔滔江河奔腾不止。编辑 要稿,需用卡车装载;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编辑之后,仍需要用小汽车将稿件送回。仅凭着他下笔如悬河的语言创作天赋,伍尔夫就已经缔造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段 传奇。同样地,扎迪·史密斯也有着同样的语言天赋和创作才能,并且还多了几份控制力,没有沉浸在对语言的挥霍之中。

洋 洋洒洒的文字让人读来并不觉得乏味冗长,而是一种享受。这就是擅长于讲故事的表现。是史密斯的能力所在。也是她得以成功的基础。此外还有她对总体结构的设 计和掌握也充分显示了她的能力所在。《白牙》前半部分在时间上的往来跳跃,自然、清晰、层次分明。你的阅读过程就像是在欣赏一段爵士乐:每段旋律都交待的 清清楚楚,各自主题鲜明,但又相互不可分割,组成共同的整体。作品的后半部分,人物关系渐趋复杂、紧张,节奏也在逐步加快。如果还用与音乐相关的说法,那 么此时的扎迪是在指挥着一支交响乐队演奏扣人心弦的乐曲,正在一步步把听众(读者)带向高潮。

需 要指出的是,对于扎迪的这第一部长篇,尽管批评界给予了一致的好评,可笔者还是觉得她存在着显然的美中不足之处——结尾显得过于突兀了。这种感觉就好比你 在等着轰轰烈烈的高潮出现的时候,却不合时宜地一泻如注,草草收兵。这岂止是小小的遗憾?当然,有批评者认为这样的结尾亦有其独特的效果。本人对此不敢苟 同。而且,扎迪本人后来对这样的结尾的成因的描述也说明了这一点。据说当时的扎迪正饱受挫折爱情的打击,只想赶紧将书稿交差,好躲起来去疗养自己爱情的创 伤。所以,你看,美好的爱情多么重要啊!否则《白牙》将是一部更加完美的作品。所以,当你看到在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关于美》扉页上扎迪·史密斯含情脉脉 的献词,你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这部新作要比《白牙》显得完美得多。

《签名收藏家》(Autograph Man)是扎迪·史密斯发表于2003年 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部市场反应优异,同样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作品却没有能够赢得批评界众口一词的称赞。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扎迪· 史密斯在这部作品中想要进行创新和突破的努力。我们不总是强调说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吗?扎迪·史密斯在功名初成的时候能够主动寻求改变,这是很难能可贵 的事情。而且,她几乎成功了。

故事讲的是一位有着一半华人血统和一半犹太人血统的阿列克斯李 专门收藏名人签名然后转卖,有时候也伪造名人签名倒卖的事情。由于他的执着,他竟然做到了许多签名收藏者们梦寐以求,却很难实现的事情——不仅见到了他长 期以来一直追捧的昔日的明星,还和今日的名人成了朋友。而且还误打误撞地为自己和那位风华早已不再的旧名星挣了一大笔钱。笼统点讲,这就是一个有关当下盛 行的追星族的故事。所以它的读者众多一点也不奇怪。

在 这部作品中,宗教依然是扎迪·史密斯着意探讨的话题:犹太教、佛教、禅。就笔者的感受而言,扎迪·史密斯对宗教所抱持的是一种怀疑和戏虐的态度。就像《白 牙》里的各种宗教表现给人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感觉一样,宗教在《签名收藏家》里也时时显出几份滑稽。想想犹太教的拉比们一个个都是热情的粉丝,那是一种什么 状况?还有最后那冗长乏味的法事……

由于主人公阿历克斯李是一位有着一半华人血统的英国年轻人,所以透过他,我们也可以看到扎迪·史密斯对华人以及华人文化的浓厚兴趣。除了阿历克斯李所表现出的对华人的一份特殊感情之外,类似于“表舅他二姨子的三外甥”之类说法也能偶尔见到,让我们这样的读者倍感亲切。此外还有关于“阴阳”以及中医的一些颇为有趣的描写。

前面提到扎迪·史密斯在《签名收藏家》中的主动求变。这些改变首先表现在其叙述风格上。显而易见的是,与其他两部篇幅在450页 左右的作品相比,《签名收藏家》的篇幅短了许多。这一结果当然是由于扎迪·史密斯的叙述语言的简化造成的。在这里,像狄更斯,或者福斯特那样风格的段落和 句子已经并非比比皆是了。当然也没有简化到像雷蒙德·卡佛那样的程度。此外,速记符号以及每章标题下方的关键词索引和趣味盎然的小插图的使用都非常具有实 验的色彩。颇有新意。不过,无论如何,感觉扎迪这么做的时候,并不怎么得心应手。可能扎迪自己也觉得别扭。所以,我们看到写《关于美》(On Beauty)的时候,那个创造了《白牙》的扎迪·史密斯又回来了。而且,回来得很彻底。

在创作完成了《签名收藏家》之后,扎迪·史密斯出访了美国,并在哈佛大学有过为期一年的进修经历。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扎迪·史密斯的学术素养,也为《关于美》的美国背景埋下了伏笔。

2005年推出的《关于美》当年就进入了布克奖的最后决选名单,并在2006年为扎迪·史密斯赢得了奥兰治小说奖。这是一部扎迪·史密斯向E. M.福 斯特表达敬意的作品。扎迪从不讳言她对前辈福斯特的崇拜与尊敬。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到《霍华德庄园》,她每每谈起,赞美和仰慕之情总是溢于言表。在这 部《关于美》中,扎迪·史密斯对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的模仿比较显著。且不说泛泛的叙述风格有着明显的福斯特的影子,在小说的结构安排上,就有多处呼应 着《霍华德庄园》:开篇的书信体(当然,在扎迪这里是电子邮件);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之间的冲突和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其他一些细节上的戏仿,等等。必须 指出的是,通过她自己的作品,扎迪·史密斯实现了向前辈福斯特表达敬意的愿望,因为,如果福斯特看到了这位后生的作品的话,他肯定会倍感欣慰,感到脸上有 光的。

《关于美》的故事集中在贝尔赛和吉普斯这两个家庭之间的纠葛上。霍华德·贝尔赛是生长在英国尔后移居美国的白人,威灵顿大学的艺术教 授,一位自由主义者。他的妻子琪琪是非洲裔美国人,办事果断,充满热情。由于霍华德与他的同事克莱尔之间有过一段扯不清的暧昧关系,琪琪对他保持了长期的 冷战状态。他们有二男一女三个孩子,都是年方豆蔻、思想活跃的年轻人。而蒙蒂·吉普斯则是一位顽固的基督教保守主义者。他是生活在英国的特立尼达人,大学 教授,是霍华德·贝尔赛学术和政见上的仇敌。蒙蒂的妻子卡琳性格温顺谦和。他们的一儿一女也都是朝气蓬勃年轻人。由于工作的需要,这两个原本在大洋两边的 家庭还是搅和在了一起。于是,这场戏就益发变得热闹了。

透 过这两个家庭之间的纷纷扰扰和喜怒哀乐,《关于美》真正的核心在于展示由于文化的差异和政治观点的不同而导致的种种矛盾冲突。从某种层度上来看,《关于 美》和《白牙》之间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和《白牙》一样,《关于美》其实也是以描写离散者的境况为中心,人物之间的矛盾差异也或多或少地与各自的文化背景 相关;和《白牙》一样,《关于美》也没有让文化和观念之间的碰撞最终导致崩溃,而是强调了碰撞之后的相互妥协和和解。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的顽石一块。伴随 着离散人群迁徙的文化也有它的可移动性。

再从作品说回到作者本人。初“识”扎迪·史密斯,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句戏词——“这个女人不寻常”。除了她创作的那些已经将她推上了荣誉殿堂的作品之外,她的不寻常之处还表现在她的谦卑和她的责任心方面。

已 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名声甚至盖过了很多前辈同行,扎迪·史密斯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着这样的表述——在英国现当代文学的世界里,她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懵 懂少年;她的成就还不足以掩盖她的欠缺;她的思想还远不及他的前辈同行们那般深邃;她才刚刚上路,还在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前进。除了向福斯特表达敬意的《关 于美》,扎迪·史密斯还曾透露说,其实影响《白牙》最大的是马丁·阿米斯的作品。她曾笑言,在着手《白牙》之前,她正忙着抄写模仿马丁·阿米斯的作品呢。 说到英国当代的知名作家,扎迪·史密斯总能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单:拉什迪、伊恩·麦凯文、马丁·阿米斯,等等。并且对他们各自的优点如数家珍。不容易啊!想 想我们这个社会,最不缺乏的就是那些夜郎自大、自命不凡之辈了。常常听到有人会把“我从来不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以显示自己的高明。高 明吗?恐怕别人看到更多的是浅薄的“傻二”嘴脸。就算是有点天赋的才能,也慢慢被那种傲慢毁于无形了。所以,扎迪·史密斯对前辈表现出的谦卑和恭敬很了不 起。也正是她的聪明之所在。2007年,扎迪·史密斯编辑出版了《他人的书》(The Book of Other People)这部带有一定学术气息书评集。在其中,她向那些她所尊敬的同行前辈们一一表示了敬意。

虽 然扎迪·史密斯总是以小字辈自居,但是她也不乏批评的勇气。而这正是她的责任心的表现。对于英国社会上下疯狂追求“出名”的社会风气,扎迪·史密斯显得非 常气氛,同时也充满了担忧。她指出,英国社会存在着一种非常令人感到沮丧的陋习,那就是总喜欢盲目追随所谓的名人指引,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自己去思考, 去发现。大家都在想着出名,尽早出名。而评论界又总是会对所谓的成功者的年轻夸大报道、宣传。于是,在这样的狂热驱使之下,人们早已经丢弃了“学徒”的心 态和意识。扎迪·史密斯曾经拿文学创作举例说,总有156岁小作者急不可耐地拿出他们墨迹未干、甚至尚未完成的所谓作品去寻求她的指点和帮助。完全不知道文学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练习,需要有一种甘当学徒的隐忍。

有责任心,富于批评精神,又满怀谦卑之心的才女扎迪·史密斯在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已经创造了非常了不起的开端。不过就像她自己曾经表示过的,她才刚刚上路,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她能够不懈追求,扎迪·史密斯必定能够给有着光荣历史的英国文学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