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文学琐记

  • 以色列作家阿莫斯·欧茨于2018年12月28日去世。享年79岁????
  • 前些天,接收某报纸邀请,加入了有关蒋方舟解读洛丽塔的讨论。现录下本人的观点如下:
    首先,我支持蒋方舟的观点。事实上,这样的观点,我早已经提出过,虽然视角稍有不同。我看到不少贬低蒋方舟的观点。我觉得很滑稽。文学的解读从来都是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的。这也正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那种对别人的某种你不喜欢的解读抡棍子扣帽子的做法极其愚蠢可笑。有把小说看做是一种比喻的,那也是极端个体化解读的一种。以此拿来批评蒋方舟的观点也同样显得莽撞且可笑。
    我对纳博科夫的理解与蒋方舟的观点比较接近。多年前我也曾写过文章,阐述过相似的观点。
    想再补充两点:1)那些批评、指责甚至嘲笑蒋方舟观点的人身上其实都或多或少地有着纳博科夫所谴责的亨伯特·亨伯特的影子。2)纳博科夫对亨伯特·亨伯特的谴责并不孤立,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国王·王后·小丑》《黑暗中的笑声》等长篇小说和多篇短篇小说。可以说,纳博科夫对于亨伯特所代表的这种恶的谴责是其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 美国著名诗人,普利策奖获得者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于2019年1月17日在其弗罗里达的家中去世,享年83岁。玛丽·奥利弗是一位非常高产的诗人。其一生诗作超过20卷。1984年,以其诗集《原始美国》(American Primitive)获得普利策奖;1992年,诗集《新诗选集》(New and Selected Poems)获得国家图书奖。

牛津词典2018“年度词”

TOXIC

根据牛津词典的研究,2018年,人们史无前例地开始使toxic来形容各种事物、情况、问题、和事件。不再仅仅指带有毒性的物质,越来越多的人用toxic来讨论社会健康和环境问题,比如空气、藻类、化学制品、塑料污染等等。除了具体的“毒”之外,toxic也被用来形容压力、文化、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抽象概念。

除了toxic, 其他进入2018年度词汇名单的还有:
Big Dick Energy: 低调却笃定的自信;
Orbiting: “退出群聊”却“潜水”暗中观察;
Overtourism: 过度的旅游开发;
Techlash:对高科技公司的负面情绪;
Cakerism:蛋糕主义,只想要鱼和熊掌兼得;
Gammon:原指烟熏猪肉,现指中年男子表达观点时涨红脸;
Gaslighting:操纵别人的心理,使其接受歪曲的事实;
Incel(involuntary celibate的缩写):不情愿的独身主义。

——(来源《文汇报》,转引自《社会科学报》)

  • 李翊云新作《当理性不再》(Where Reasons End)出版。儿子自杀,但是母子的联系却没有中断,对话还在继续……
    2012年期间,李翊云本人曾经总是受到自杀念头的困扰。最终,她通过创作,通过治疗,克服了。然而,不幸的是,2017年,她16岁的儿子却通过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失去了儿子,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她便开始了这部新作的创作。《当理性不再》讲的就是母亲和儿子以及自杀的故事。
  • 传记作家戴安娜·阿西尔(Diana Athill)去世,享年101岁。她从40岁以后开始写传记,到91岁开始誉满全球。2008年,91岁的她出版了她的第六部自传《欲说再见》(Somewhere Towars the End)。这部传记给她赢得了荣誉,获得了英国科斯塔图书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批评家奖。此后,她继续出版了好几部自传。她的自传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站在女人的立场,对自己有关性的品味和欲求直言不讳,冷静客观。
《纽约时报》图书编辑评出2018年度北美10佳图书
2019,托尼·莫里森、伊恩·麦克尤恩等都会有新作推出。值得期待~ ​
  • 2018年度科斯塔传记文学奖(Costa Awards for Biography)颁给了巴特·凡·艾斯(Bart Van Es)的《被删除的女孩》(The Cut Out Girl)。该书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犹太小女孩被送到荷兰躲藏避难成长的故事。作者获得了3万英镑的奖金。颁奖典礼上,该传记的主人公,现年85岁的莲·德容也出席祝贺,并于作者拥抱庆祝。【那张小女孩的照片就是小时候的莲德容】

威廉•加迪斯(William Gaddis,1922-1998)

威廉·加迪斯(William Gaddis,1922-1998),美国著名后现代派作家,一生共创作五部小说和一部非小说作品。曾于1982年荣获“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The MacArthur Foundation’s “Genius Award”),1989年当选为美国文学与艺术研究院(American Academy and Institute of Arts and Letters)院士,1993年获“蓝南文学终身成就奖”(The Lannan Literary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此外,他的作品《大小亨》(JR,1975)和《诉讼游戏》(A Frolic of His Own, 1993)都曾经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

虽然威廉·加迪斯的文坛影响力不容小觑,但他的作品却因为晦涩难懂的文字和内容,被部分评论家和读者拒之门外。普遍舆论认为,“他是最受人尊敬而又最少人阅读的重要作家之一”,而他的小说风格也被描述为“迷宫或百科全书似的、直接引语的叙事艰涩难懂”(转引自蔡春露,134页)。尽管如此,威廉·加迪斯在当代文坛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常常和品钦(Thomas Pynchon)、霍克斯(John Hawkes)、巴塞尔姆(Donald Barthelme)等著名作家一起被誉为是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先驱代表。 Continue reading

《大宅》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及其犹太寻根主题

【妮可·克劳斯是美国文坛升起的一颗新星。《大宅》是其广受赞誉的一部最新的力作。本文从情节构建的虚构与真实、话语转义以及小说文本的多重叙事视角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宅》中的后现代历史叙事技巧与犹太寻根主题。指出小说作者克劳斯巧妙地运用后现代叙事技巧,重述了一段艰辛的犹太寻根历程,并提醒人们注意到直面过去和反思历史的重要性。文章已发表于《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三期。】 

《大宅》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及其犹太寻根主题
(On the Post-modern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 the Theme of Root-Searching Jews in Great House)

作者:马红旗  张雪

美国年轻女作家妮可·克劳斯(Nicole Krause)曾被《纽约时报》评为“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因其前两部作品,《走进房间的人》(The Man Walks into a Room, 2002)和《爱情史》(The History of Love, 2004),而于2007年被授予“美国格兰塔最佳年轻小说家”称号。2010年,《纽约客》评选出20位“40岁以下最优秀的小说家”,克劳斯位列其中。《大宅》(Great House)是克劳斯发表于2010年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并成功跻身当年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评选的最终短名单。但是,迄今为止,除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等英美报刊刊载过访谈和书评,并给与高度评价之外,有关克劳斯和《大宅》的深度剖析和批评尚未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小说《大宅》的所有故事围绕一张书桌展开,分上下两部,分别由四个小故事组成,叙述了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70年代以及90年代间的一系列历史传奇。而由书桌所引发出来的则是二战期间德国人对犹太人的血腥屠杀,以及犹太人漫长而又艰辛的寻根史。《大宅》的叙述风格独特:叙述者的思绪在过去和现实间的游移穿梭增加了文本表现历史的复杂程度;后现代文学叙事嵌套大屠杀叙事则增加了文本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更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元文本”的深度。基于此,本文拟从情节构建的虚构与真实、话语转义以及小说文本的多重叙事视角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宅》中的历史叙事技巧以及犹太寻根话题。

一、犹太寻根:虚构与历史的真实

通常人们认为对实际发生过的事件的记载即为历史,即为真实;而文学创作则是与之相对立的虚构。然而,后现代主义史观已经摒弃了这种二元对立关系,认为“文学就是历史;文学深陷于历史之中”(Griffith 199)。当然,这并不是说文学创作完全等同于对实际发生过的事件的记录,而是说文学创作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出某一段历史的真实,能够对通常被视为历史的解读起到补充和深化的作用。海登·怀特也曾指出,“历史与虚构的区分已不像是从前那样:虚构是对想象的再现,历史是对事实的再现。目前,这种区分必须让位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只能通过将事实与想象对照或者将事实比喻为想象才能了解事实”(190)。历史和虚构相互交融,交相辉映。小说《大宅》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虚构和历史的关系。围绕书桌的命运,小说《大宅》很快将读者关注的焦点引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这一沉重的历史背景,引向一段漫长的犹太寻根史。克劳斯在创作中并不拘泥于所谓的历史的真实记载或卷宗,而是将大量零散的历史史实与斑驳的艺术虚构融合在一起。她利用后现代历史叙事模糊历史与现实、事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的理念,在一幅历史的画布上塑造了一群形象各异的犹太人。通过这些虚构的人物,小说更好地突显了犹太寻根的主题。 Continue reading

“巴特比”与麦尔维尔的左派激进主义思想

【这篇文章提供了又一种解读赫尔曼·麦尔维尔小说“巴特比”的视角。至少,将麦尔维尔与左派激进主义思想联系在一起,这一提法是新的。期待方家指正。该文已在《外国语文》(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2013年6月第三期上发表。】

“巴特比”与麦尔维尔的左派激进主义思想 (“Bartleby” and Melville’s Left Radicalism)

作者:马红旗  吴艳虹

引言

有关麦尔维尔的经典短篇小说“抄写员巴特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以下简称“巴特比”)的研究在西方历久不衰、成果丰硕。批评家兹洛噶尔对西方“巴特比”研究做过非常全面而又精辟的概括。根据兹洛噶尔的综述,对巴特比的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巴特比代表着不愿意迎合大众商业小说的作家,是作家麦尔维尔在小说中的再现;第二,巴特比是被“异化”的工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表示强烈不满;第三,巴特比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把自己与这令人难以理解的“正常”社会隔绝开来;第四,巴特比是基督的化身,表明反对基督教教义中为了显示对主的忠诚而过分的慈善[1]502-529。相比之下,我国“巴特比”研究的成果极少。迄今为止,仅有大约10篇论文出现在各类刊物上,主要观点也不外乎上述几个方面。

尽管不乏运用马克思主义异化论观点的解读,但是还未曾有旗帜鲜明地指出麦尔维尔的左派激进主义立场的论述。因此,笔者试图对已有的有关异化问题的讨论做进一步的拓展,将着眼点放在麦尔维尔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左派激进主义思想方面。通过对作家在作品中处理历史事件的独特方式的分析,以及细致的文本解读,指出麦尔维尔在“巴特比”中的左派激进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不仅仅是“一个华尔街的故事”

产生“巴特比”的时代正是美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代。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仅仅经过数十年的时间便完成了飞跃式的发展。发表于1853年的短篇小说“巴特比”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那一时期的社会影响,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发生在19世纪4、50年代的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也在小说中得到再现。而麦尔维尔在作品中对这些事件的顺序安排却非同寻常。 Continue reading

2012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圆屋》及其作者厄德里克简介

Louise Erdrich(1954- )

纽约当地时间11月14日晚,2012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仪式在Cipriani酒店举行,印第安裔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凭借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圆屋》(The Round House)击败了胡诺特•迪亚兹及戴夫•伊戈斯等人极受好评的新作,获得了2012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

创建于1950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American National Book Award)是美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是与著名的普利策文学奖齐名的文学奖项。

201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的竞争比去年更加激烈。和往年不同的是,往年都有许多不知名作家入围。但今年的评委将许多知名作家选入最后短名单。除了路易丝•厄德里克,还有前普利策奖小说奖得主朱诺•迪亚兹。他的入围小说是《这就是你失去她的道理》(This Is How You Lose Her)。戴夫•易格斯的《国王的全息象》(A Hologram for the King),以上两位作家的作品也都曾在中国翻译出版。凯文•鲍威尔(Kevin Powers)的《黄色鸟群》(The Yellow Birds)也入围了今年的国家图书奖短名单。(他的小说中文版已在翻译中,估计近期将会出版。)最终厄德里克的小说《圆屋》荣获此项殊荣。

厄德里克是以描写美国原住民部落成名的小说家、诗人、儿童小说作家。其作品主要关注美国印第安文化遗产方面的问题。她是批评家肯尼思•林肯(Kenneth Lincoln)所倡导的“印第安文学复兴”运动中于1968年之后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她被视为可与威廉•福克纳齐名,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曾先后获纳尔逊•阿尔格伦短篇小说奖、苏•考夫曼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2008年在我国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文版小说《爱药》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第一部被译成中文的当代美国印第安长篇小说。

《圆屋》是路易丝•厄德里克的第14部小说,展现了奥吉布瓦人和白人居住在同一个社区中的艰辛。在厄德里克的获奖感言中,她用印第安人的奥吉布瓦语发表自己的感想,她说获得国家图书奖部分是对美国原住民语言的肯定,也是对“原住民女性优雅和坚韧”的肯定。“这部作品是对原住民保留地还在发生的大量不公正事件的控诉。感谢你们让更多人知道”。厄德里克通过描写这些贴近生活的人物角色,充分展现了生活中的悲剧性、戏剧性。评论家齐亚巴塔里(Jane Ciabattari)说,《圆屋》是厄德里克所创作的最优秀的一部小说, Continue reading

2012年度美国文学大事记

Best books of 2012: The year in news

Jan. 23

 Jack Gantos wins the Newbery Medal for “Dead End in Norvelt,” about his boyhood town in Pennsylvania.

March 13

After 244 years, th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announces it will go all-digital and stop printing bound volumes.

April 16

Pulitzer Prize board declines to award a prize for fiction this year.

May 1

Robert Caro releases the fourth volume of his biography of President Lyndon B. Johnson.

May 2

A celebration is held at St. Paul’s Cathedral in London to mark the 350th anniversary of the Anglican “Book of Common Prayer.”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