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野蛮

火柴杆儿男人在疯狂地敲击着键盘。这时,某处传来他老婆不耐烦的声音:“你还上床睡觉吗?”“现在不行”,他回答道,“这事儿很重要”。“什么事儿这么重要?”“网上有个人的说法是不对滴”。……

这是有关互联网的一部卡通片上的内容。如果你对这样的场景不太熟悉,那么你可能从来没博过、没推过、没饭过。正如互联网使得色空格情图片迅速不断成倍地翻番一样,互联网也同样迅速地使得各种观点争论肆意泛滥,并且也同样达到了一种上瘾的程度。当然,互联网也能让一些谨言慎行得以迅速扩散。

An award-winning American novelist, journalist, and conservative commentator

An award-winning American novelist, journalist, and conservative commentator

显然,老派的文人还不习惯让他们的妙语趣谈立即去面对无休止的争论。这会使他们感觉很尴尬,不自在。小说家马克·海尔普林Mark Helprin)就是这样一位最近被互联网搞到快要崩溃的知名作家。2007年,海尔普林先生给《纽约时报》写了封读者来信,支持继续保留版权的扩展延伸,这样的话,一部小说或者诗歌版权就不仅可以延续给作者的儿子,还可以继续传递到其儿子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结果,他的这篇文章招致了批评风暴。《纽约时报》电子版上那篇文章后面的评论多达上万条。当然,毕竟是没有门槛的互联网,大多数评论都是无聊愚蠢至极。

海尔普林先生本来可以对那些网评置若罔闻,或者也可以选取一些值得讨论的评论加以回复。可是,海尔普林先生不甘心。于是他决定写一篇长文,对那些乐于到别人的文章后面胡乱评论的“黑猩猩”(此为不许联想带三个表的王小峰语)予以坚决的回击。于是便有了这本书,《数字野蛮:一个作家的宣言》(Digital Barbarism: A Writer’s Manifesto)。这部书的主题捍卫了一则古老的有关与猪干仗的危险的谚语——你跟猪玩摔跤,结果是你弄脏了自己,猪玩得很高兴。海尔普林先生不愧是一位语词高手。书中让人暗挑拇指的妙语俯拾皆是。同时也充分表达了其明确而又强硬的立场,不乏振聋发聩之效。但是遗憾的是,这部书却没有明确一贯的主线。不免给人以虚张声势、空泛乏味之感。

海尔普林表示说,针对那些亦或故意为之、亦或因为没看懂原文便抢着发言的愚蠢评论,你都能写出一部《犹太法典》来。这话倒是不假。不过也只有傻逼才会那么去做。海尔普林先生承认,跟一帮匿名留言者进行辩论,这显得很诡异。他说“你有手风琴在屋里,干嘛还去跟只猴子穷聊呢?”他琢磨,这个时候可能是因为猴子本身就很重要的缘故吧。可是问题是,把你的辩论对手视作猴子并与之咭齿嚼牙,吐沫横飞,这就很难不让你自己也降格成为猴子中的一员。

其实有关版权的争论很多。我们可以把海尔普林先生的《数字野蛮》和斯坦福大学的劳伦斯·雷西格(Lawrence Lessig)的《自由文化》(Free Culture)加以对比。这两本针对现行版权问题的态度一正一反。雷西格的文采不及海尔普林先生的十分之一。雷西格先生也没有咬牙切齿、暴跳如雷。但是,雷西格显然更擅长辩论。因此,《自由文化》比起《数字野蛮》来显得更有说服力。但是,必须明确强调的是,这里不是在讲对错。海尔普林与雷西格之间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我们只是想说,海尔普林痛骂了网络上泛滥的无聊纷争,可是他对现行版权政策的支持态度却并没有让人觉得多么具有说服力。至少在《数字野蛮》这本书中,我们的感觉是这样的。

关于“数字野蛮”,马克·海尔普林在《数字野蛮:一个作家的宣言》中给出定义是这样的:

这种新的数字野蛮和老式的野蛮几乎没什么两样。这种野蛮体现在其语言浅薄、行为粗鄙、缺乏思想、对强权和权利俯首帖耳等表现之中。和旧的野蛮以及各种自大独裁的形式一样,新的数字野蛮也见不得阳光,上不得台面。……

【以上根据这篇文章编译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