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琐记【0907】

1. I·F·斯通(I. F. Stone)是一位著名的左派激进主义者。最近一本有关这位激进主义者的一生的传记出版。这对我们了解美国的左派激进主义还是大有裨益的。

2. 理查德·霍尔姆斯(Richard Holmes)的新作《神奇的年代》(The Age of Wonder)。这是一部集历史、艺术、科学、哲学和传记为一体的恢弘巨著。霍尔姆斯的非凡之处在于他讲述那些长久以来已经为人所熟知的事件和人物时总能 够融合进一些最新的、令人感到震惊的解说,堪称一部跨领域开疆辟土的经典之作。详情见这里

3. 人们把畅销书的制作过程描述为“炮制”,看来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史蒂夫·海利(Steve Hely)的小说,《如何成为知名小说家》,就是一部借用虚构的描述,将矛头直接对准畅销小说的讽刺作品。详情见这里

4. 在后现代主义的今天,“恶搞”看来也是一种全球流行的文化潮流。在这股风潮中,简·奥斯丁(Jane Austen)的作品也未能幸免。继《傲慢与偏见》被恶搞成了一部僵尸恐怖故事之后,《理智与情感》也被搞成了一部怪兽小说。详情见这里

5. 格拉汉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早年曾经创作过一本题为《空椅子》(The Empty Chair)的神秘传奇小说。现在这部作品将正式出版,从而成为格林先生的一部最新作品。详情见这里

6. 加拿大作家、布克奖得主扬·马特尔(Yann Martel)将于明年出版沉寂八年后的首部小说。  为他赢得2002年布克奖的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讲述从小在动物园长大的少年Pi·帕特尔与一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大洋上落难扁舟,漂流227天的离奇经历,已在全球销售了1,000余万册。
马特尔的英国出版商Canongate公司向《泰晤士报》披露,其新作仍将以动物为主要角色,讲作家与一个动物标本剥制师之间的友谊,后者正在写剧本,以印在T恤衫上的动物——一驴、一猴的对话构成。但此书绝非童话,而是要承载远为沉重的主题。马特尔欲以寓言笔法触及纳粹大屠杀,并与但丁的《神曲》首部《地狱》相呼应。
马特尔在接受《纽约时报》的电话采访时表示,即便对大屠杀,作家也不该失去想像,“我的小说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对其加以提炼,看看是否有办法不那么一板一眼地谈论大屠杀”。
跨国出版巨头兰登书屋旗下的斯皮格尔与格劳出版社以约300万美元,在长达一个月的竞标战后,买下了这本小说的全球版权,并转手将英国版权卖给了Canongate,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德国版权也已立刻售出。
该社发行人辛蒂·斯皮格尔说:“你就像在读贝克特或纳博科夫。此书所涉及的主题已被写过许多许多遍,但它还是让人感觉耳目全新。”
自2001年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后,今年46岁的马特尔再未出书,许多人认为他不过是一颗文学流星。印度的阿伦达蒂·罗伊和新西兰的凯丽·哈尔默即是先例,两位女士获得布克奖后,始终未能写出小说新作。
马特尔也并不十分自信。他承认《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系列的辉煌成功颇为“反常”,因而怀疑新作能否得到同样的认可。

Frank McCourt in 2005 in a classroom at Stuyvesant High School in New York. Mr. McCourt taught in the city’s school system for nearly 30 years.

Frank McCourt in 2005 in a classroom at Stuyvesant High School in New York. Mr. McCourt taught in the city’s school system for nearly 30 years.

7. 弗兰克·麦考特(Frank McCourt)凭借其回忆录《安琪拉的灰烬》(Angela’s Ashes)将这一文学体裁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今年7月19日,78岁的麦考特先生因患癌症,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对回忆录(传记)文学所做的贡献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有关麦考特先生的介绍,详情见这里

8. 7月22日,兰登书屋表示,兰登旗下的德拉柯尔特出版社(Delacorte Press)将会推出一个电子书系列,将14篇冯尼格特先生以前从未发表过的短篇小说一一放出。详情见这里

弗兰克·麦考特

以下这篇纪念弗兰克·麦考特的文章转载自《中华读书报》 2009年7月22日第四版。原文标题为“《安琪拉的灰烬》作者弗兰克•麦考特去世”,作者慷慨:

纽约著名中学教师、畅销回忆录《安琪拉的灰烬》(Angela’s Ashes)之作者、普利策奖得主弗兰克·麦考特(Frank McCourt)因癌症不治,7月19日在曼哈顿去世,享年78岁。

  他教语文近30年,66岁之后才亲自动笔,写出对爱尔兰赤贫童年的回忆。

赤贫的童年

  “当我回首童年,我总奇怪自己竟然活了下来。”弗兰克·迈考特写道,“当然,那是一个悲惨的童年,幸福的童年是不值得在这儿浪费口水的。比一般的悲惨童年更不幸的,是爱尔兰人的悲惨童年;比爱尔兰人的悲惨童年更不幸的,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的童年。”

  1930年8月19日,麦考特生于纽约布鲁克林,是家中七子女的老大。他的酒鬼爸爸和绝望的妈妈原本是渴求脱离孤岛苦海的爱尔兰移民,在纽约相识成婚,赶上大萧条,小女儿病死,不得不带着剩下的两个儿子返回爱尔兰老家,栖息于寒冷潮湿的利默里克贫民窟,后来生下的三个儿子中,又有两个先后死于贫病。大战爆发后,丈夫去了英国打工,杳无音信。母亲安琪拉独自拉扯三个孩子,没钱,没食物,没柴火,只好去救济站讨要,甚至站在教士门口乞食剩饭。一家人终被房东赶出,安琪拉不得不以半卖身的方式寄人篱下,甚至为此挨了小弗兰克——她儿子给她的一记耳光。

  弗兰克13岁辍学,当上了跑腿的电报童,内心的愿望却日益坚定——去美国。他终于在19岁成行,边打工边重拾学业,28岁那年谋得第一份中学教职。

  1996年,《安琪拉的灰烬》出版,以无名作者的处女作亮相,竟迅速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冠军,并在榜长逾两年,销出数百万册。中国内地出版过此书多个译本。麦考特亦因此书获颁1996年的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奖和1997年的普利策奖。

不幽默,毋宁死

  书中没有革命故事的狂野浪漫,没有揭竿而起的寻仇少年,甚至鲜见对赤贫生活的抱怨。相反,麦考特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幽默复述自己的童年。在本书的后段,他写到自己的两种饥渴,对食物,以及对性。他曾舔食沾有薯条油渍的报纸,弄得满脸墨迹,日后又在床头拿着“新教徒的报纸”,一遍遍地舔上面的泳装女郎和内衣广告。他爱过的两个女孩,都在须臾间死去。一个是在传染病院隔墙诵诗的白喉少女,他从未见过她的容貌;另一个是肺结核重患,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她死前,应邀与她大享云雨之欢。

  这些偶尔现出的亮色,涂抹在死灰般的生活之上,和早晨的父爱(没有酒精作祟)、友谊,以及莎士比亚的诗文一起,支撑着他那颗幼小的心。他明白平凡即力量,生活需要忍耐。他的人生从未蹉跎,梦想和热情至今犹在。他用一生去感悟,时刻不让幽默缺席。

  泪水中的笑声似乎浑然天成。麦考特有一次告诉记者:“我认为爱尔兰人的经验中是有些东西的——我们必须具备幽默感,不然就会死。这种东西撑着我们活下去——一种荒谬的感觉,甚于幽默。这真的很有用,因为有时候你会感到绝望。我养成了习惯,总是对自己说:‘噢,行了。’”

  他接着说:“我要是很惨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行了,总有一天你会觉得这也挺好玩的。’而我的另一半脑袋会说:‘不,你不会的——你永远也不会觉得这好玩。这是你这辈子最惨的经历。’可过后你再回头看,就会说:‘真好玩,真可笑啊。’”

  1999年,大导演艾伦·帕克将《安琪拉的灰烬》搬上银幕。这是非常忠实于原作的改编,好演员罗伯特·卡莱尔和艾米莉·沃森分饰父母,亦有出色表现。

麦老师

  1999年和2005年,麦考特先生先后出版了两部续作:《然也》(Tis)和《教书匠》(Teacher Man),分别讲述自己在美国的奋斗经历和教学生涯,皆成畅销书。

  在《教书匠》中,他回忆自己当上老师的头一个礼拜,就有个捣蛋学生将家里带来的三明治掼在教室地上,这一浪费粮食的无耻恶行让麦老师大为震惊,他以“艺术鉴赏家的目光”打量了一番地上的烂三明治,然后把它撮起来,吃了。

  他教书很有一套,曾从学生写的各种检查中找到灵感,遂让他们以亚当或夏娃的口吻给上帝写检查,并阐述自己为什么不该因为偷吃苹果而受罚。

  他的成功甚至带动了弟弟小马拉奇,后者于1998年和2000年出版了自己的两本回忆录《和尚游泳》(A Monk  Swimming)和《给他唱我的歌》(Singing Him My Song)。小马拉奇的儿子康纳·麦考特也制作了两部电视纪录片:《利默里克的麦考特一家》和《纽约的麦考特一家》。

  然而在爱尔兰,《安琪拉的灰烬》引起的反响是复杂的。“这本书在爱尔兰出版时,山头、布道坛和酒吧高脚凳上的人都来埋汰我。”弗兰克·麦考特2007年告诉网络杂志《Slate》,“有些人说我玷污了利默里克的美名,说我攻击教会,说我让我妈蒙羞,还说要是我回利默里克,肯定得把我吊死在电线杆子上”。

  他当然未被处以私刑,而是荣归故里。利默里克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该市亦常见好奇的游客,手持一卷《安琪拉的灰烬》在城中游荡。

  弗兰克·麦考特的妈妈安琪拉死于1981年,爸爸老马拉奇1985年去世。麦老师有女儿麦琪,孙辈三人。他以前结过两次婚,都离了,1994年又娶爱琳·弗琳,遂欢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