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琐记【0910】

1. 几乎凭借其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而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坛一席之地的美国黑人女作家,80高龄的早期的黑人女权主义者萨拉·E·赖特(Sarah E. Wright)今年9月在曼哈顿的家中去世。她的那部唯一的小说作品是创作于1969年的《这孩子要活着》(This Child’s Gonna Live)。详情见这里

2. 这一则其实不属于英美文学的范畴。不过觉得还是值得记一下:约瑟夫·伯格(Josef Burg)被认为是东欧最后的一位用意第绪语(Yiddish)写作的作家。他用自己手中的笔再现了犹太人的生活,传承了其中丰富文化。他的笔触从城市里的犹太人贫民窟到荒僻偏远的戈尔巴阡山里犹太人村落。这位为犹太人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作家于今年8月10日在乌克兰的切尔诺维茨市去世,享年97岁。英语世界直到10月初才广泛报道了伯格先生去世的消息。相关评论可查看这里

3. 美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的小说《狼宅》(Wolf Hall)荣获第41界布克文学奖最佳小说奖。这部作品是一部有关亨利八世的历史小说。详情请见这里

4. 要想对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你最好去哈佛大学。因为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全部的厄普代克的文件材料。详情请见这里

5. 英国著名作家A·S·拜厄特(A. S. Byatt)今年的新作是《儿童书》(Children’s Book)。虽然这部作品也进入了今年布克小说奖最后的角逐的短名单,呼声也较高。但是,非常遗憾,这部作品最终未能获得此项大奖。有关这部作品的相关介绍,请看这里

6. 今年10月中旬,美国旧金山文坛为华裔作家谭恩美(Amy Tan)举办了一次庆功宴,祝贺其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里可以看到更多信息。

7. 《卑微》(The Humbling)是菲利普·罗斯( Philip Roth)的最新中篇小说。还是讲述老人面对衰老和逐步走向死亡时的沮丧、无奈、和挣扎。这和他发表于2006年的《凡人》(Everyman)以及其发表于2007年的《鬼魂退场》(Exit Ghost)有相似之处。只不过这一次,罗斯的主人公是一位60多岁的演员,名叫西蒙·阿克斯勒——曾经辉煌一时,但却突然之间丧失了表演的能力。于是,他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希拉里·曼特尔喜获英国文学布克奖

10月6日(星期二)晚,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凭借其小说《狼宅》(Wolf Hall)赢得了第41届文学布克奖 (Man Booker Prize)。这是一部讲述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的历史小说,其中心人物是国王的顾问,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

现年57岁的曼特尔女士是今年英国布克奖的最大热门。她的《狼宅》几乎被大家一致看好。结果也不出所料,曼特尔女士击败了声明显赫的J·M·库切(J. M. Coetzee)和A·S·拜厄特(A. S. Byatt)如愿捧得该奖。这使得库切失去了三获布克奖的殊荣。

在接受该项大奖时,曼特尔女士表示,“我需要去引起历史学家的兴趣;我需要去讨挑剔的批评界的欢心;最为重要的是,我一定要征服广大读者的想象力”。

英国广播公司(BBC)节目主持人詹姆斯·诺蒂(James Naughtie)主持了评审小组的工作。他将这部《狼宅》描述为“一部将背景放置在16世纪的彻头彻尾的现代小说”。他高度赞扬了这部小说的叙述方式,称其“通过梳理和描述亨利八世宫廷里的谨小慎微的细节,探究了权力的神秘莫测,在令人叹服的散文铺展之中,揭示了政治和历史如何由男人和女人垒造”。

诺蒂先生也表示,今年的评审小组5位评审委员的意见并不一致。最后是《狼宅》以3:2胜出。在接受《卫报》专访时,诺蒂先生透露,评审委员们做出决定的依据是这部作品的大气,以及在叙述、置景方面的大胆创新,还有细节描写中闪光之处。

曼特尔女士已经创作了10部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回忆录。创作这部获奖小说花了她5年时间。现在,她已经开始创作这部作品的续篇了。这是她第一次获得布克奖提名。

进入今年布克奖最后的决选名单的作家作品还包括:拜厄特女士的《孩子书》(The Children’s Book)、库切先生的《夏日》(Summertime)、亚当·福尔兹(Adam Foulds)的《加速迷失》(The Quickening Maze)、西蒙·莫厄(Simon Mawer)的《玻璃屋》(The Glass Room),以及萨拉·沃特斯( Sarah Waters)的《小陌生人》(The Little Stranger)。

这里还有英国《卫报》上的一篇相关书评。感兴趣者可以点开看看。

琐记四则

1. 今年的大奖季似乎是女作家的天下。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10月6日在英国拿下了布克奖,两天后,赫塔·米勒折桂诺贝尔,10月 12日,51岁的女作家卡特琳·施密特(Kathrin Schmidt)以其小说《你不会死》(Du stirbst nicht),击败了包括米勒在内的多位文坛名宿,在法兰克福获得了2009年度的德国书奖,并获奖金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5.2万元)。

2. 已故英国大诗人、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S·艾略特,以微弱优势战胜了约翰·邓恩和牙买加裔配诵诗人本杰明·泽凡尼(Benjamin Zephaniah),在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8日公布的公众在线投票结果中,获选为最受喜爱的英国诗人。排名四至七位的诗人依次是威尔弗里德·欧文、菲利普·拉金、威廉·布莱克、WB·叶芝、约翰·贝杰曼、约翰·济慈和狄兰·托马斯。多少令人意外的是,战后英国诗坛的头号风云人物、担任英国桂冠诗人长达14年的特德·休斯未能跻身十甲。

3. 46岁的苏格兰诗人唐·帕特森(Don Paterson)以其诗歌选集《雨》(Rain),10月8日获得了英国最著名的诗歌大奖:前进奖,并获奖金1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0.9万元)。帕特森曾于1993年获颁前进奖的最佳诗集处女作奖,此番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二位两奖双收的诗人。

4. 已故流亡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近三十年前一篇的访谈,10月2日在政府机关报《俄罗斯报》上首次发表。采访者为女学者瓦连京娜·波卢欣娜,她也是数本关于布罗茨基之论著的作者和主编。1980年春,她为写论文,前往密歇根大学听布罗茨基的课,历时四个月,有机会约访诗人,并做了录音。两人所谈,由诗艺开始,具体到音节和用词,以及“美语俄心”——用英语写诗,浸润着俄国的灵。
  下面这段问答值得一读:
  问:您主要的敌人是什么?
答:粗俗。知识和精神的粗俗。美国——一个非常粗俗的国家。
  布罗茨基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俄语诗人有巴拉京斯基、茨维塔耶娃、杰尔扎文和康捷米尔。至于阿赫玛托娃,两人关系密切,女诗人经常对他说:“约瑟夫,你来这儿干吗?你又不喜欢我的诗。”布罗茨基告诉波卢欣娜:“不对,我喜欢她的诗,而且非常喜欢,可怎么说呢……那不是让我特感兴趣的诗。”然而,阿赫玛托娃对他作品的赞扬,对年轻的布罗茨基来说非常重要。
  在外国诗人中,布罗茨基较为欣赏哈代、奥登和蒙塔莱,贝克特也算一个——尽管他自认为可能比贝克特写得好。

【以上资料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9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