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17世纪英国作家简介

【按】这是我负责撰写的《英国文学通史》中的几位作家。前几天常耀信老师要。今天完成常老师任务的同时,也顺手贴在这里。

露茜·哈钦森(Lucy Hutchinson, 1620–1681)

露茜·哈钦森是英国17世纪的一位颇有影响的传记作家。她的父亲,阿兰·阿斯普利爵士(Sir Allen Aspley, 1582-1630),曾经是一位守卫伦敦塔的上尉。16387月,露茜嫁给了陆军上校约翰·哈钦森(John Hutchinson, 1615-1664)。这位哈钦森上校参与签署过英格兰国王查尔斯一世的死亡执行令;但是后来,哈钦森上校转而反对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极权统治。

露茜·哈钦森夫人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她为她的丈夫写的一本传记,《哈钦森上校传》(Memoirs of The Life of Colonel Hutchinson, 1806)。哈钦森夫人在书中记录了她丈夫一生赢得过的许多赫赫战功。其中就包括著名谢尔福德庄园大胜。这是1645年英格兰内战期间的一场战役。约翰·哈钦森上校率领克伦威尔的军队迎战由他的死敌菲利普·斯坦霍普上校率领的保皇军。结果,哈钦森上校所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斯坦霍普上校则在这场战争中命丧黄泉。哈钦森夫人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细腻真切,给人以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印象。这部传记堪称当时语言最为生动有趣的作品之一,为哈钦森夫人在英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这不仅仅由于题材与作者的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得以一窥当时一个典型的清教徒家庭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条件。哈钦森夫人原本只打算让这部作品在家庭成员中流传。而她的一位后人于1806年才将这部传记编辑出版。

哈钦森夫人的作品还包括她的长诗《秩序和无序》(Order and Disorder, 2001)。这可能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由女性作家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在哈钦森夫人的有生之年只出版了其中的5个诗章。直到2001年,这首叙事诗才了完整的版本。

安妮·霍尔基特Anne Halkett, 1623-1699

安妮·霍尔基特能在英国文学史上留名凭借的是她的宗教题材的作品和自传。童年时期的安妮,家世可谓显赫:她的父亲(Thomas Murray)曾担任过国王詹姆斯一世子女的家庭教师,后来是伊顿学院(Eton College)的教务长;而她的母亲则是国王詹姆斯一世家的家庭女教师。父亲去世以后,安妮是在母亲的悉心辅导之下成长起来的。在她的王室家庭女教师母亲的指导下,安妮学习了法语、舞蹈、医药、音乐、女工、宗教、以及外科医学。尤其是她所接受的宗教教育非常广泛。

青年时期的安妮·霍尔基特经过几段颇为传奇的爱情生活。她与保皇党人约瑟夫·班菲尔德上校(Colonel Joseph Bamfield)交往期间还干出过一件对英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在英国内战期间,年轻的安妮协助她的这位男友从国会手中救出了后来的詹姆斯二世(当时的约克公爵)。不过这段爱情最后还是无果而终。

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安妮·霍尔基特在苏格兰以行医为生。后来,她成了鳏夫詹姆斯·霍尔基特爵爷家的家庭教师。1656年,安妮正式成为了霍尔基特夫人。他们一起度过了20多年的婚姻生活。霍尔基特先生去世以后,安妮·霍尔基特的生活一度非常窘迫。直到詹姆斯二世为了报答她的救命之恩而专门为她提供了一笔津贴之后,安妮·霍尔基特拮据的生活才有所改善。

安妮·霍尔基特去世时,她留下了21卷对开本和四开本的创作手稿,主要创作于16441690年间。这些手稿现在都被收藏在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内。

霍尔基特的作品主要包括她的《自传》(Autobiographyc. 1677)、宗教沉思录、和《青年人的教育》(Instructions for Youth, 时间不详)。而宗教写作则完全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她为此孜孜不倦地坚持了55年(1644-1699)。

霍尔基特的《自传》除了真实地记录她在英国内战期间的政治生活以外,还记录了她的多次爱情经历以及她的婚姻生活。她的叙述真切自然、引人入胜。

约翰·利尔伯恩(John Lilburne, 1614–1657

号称“生而自由的约翰”的约翰·利尔伯恩是英格兰内战期间的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小册子作家。他早期是一位清教徒,晚年转而成为教友派的信徒。

约翰·利尔伯恩出生于桑德兰,是一个中产家庭的孩子,家道还算殷实。他的叔叔罗伯特·利尔伯恩是他们家族中的第一位国会成员。据他本人的记述,约翰·利尔伯恩最初10年的教育都是在纽卡斯尔完成的。

17世纪30年代,约翰·利尔伯恩跟随约翰·休森(John Hewson, ?-1662)学徒,并因而结识了当时活跃的小册子写手,医生,清教徒约翰·巴斯特维克(John Bastwick, 1593-1654)。利尔伯恩一方面帮助巴斯特维克在荷兰出版了不少他的宣传手册,另一方面从荷兰引入了不少当时在英格兰遭到查禁的书籍。

由于有人告密,约翰·利尔伯恩遭到逮捕,并被送到星法庭(Star Chamber)受审。但是法庭并没有对他提起诉讼,而是直接要求他自己辩解。于是利尔伯恩要求法庭向他澄清他到底触犯了那条英语的法律条文(实际上,当时的大多数法律条文都是用拉丁语写成的)。在无奈和恼怒之下,当局下令对他施以杖刑,并游街示众,然后把他扔进了大牢。

在随后的漫长的一系列审判过程当中,利尔伯恩始终坚持要求他的“生而自由的权力”。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支持者越来越多,“生而自由的约翰”的名号也就此传开。美国的宪法立法者和学者们都引用过利尔伯恩的案例。美国宪法的第五修正案也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形成的。1966年,美国高等法院也引用过利尔伯恩的案例。

英格兰内战期间,约翰·利尔伯恩参加了国会军,并且多次参加过战斗。还是为了自由权力的缘故,他又于16454月退出了国会的军队,从此开始致力于各项捍卫“生而自由的权力”的活动。

164510月,约翰·利尔伯恩因为公开谴责国会议员们在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时候却在享受安逸的生活而身陷囹圄。其间,利尔伯恩完成了他的一本小册子,《英格兰合法的生而应有的权利》(England’s Birthright Justified)。16467月,利尔伯恩又因为指责曼彻斯特公爵是叛徒、亲保皇党分子而被关进了伦敦塔。在要求释放利尔伯恩的运动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党派,“平均主义者”。“平均主义者”对“新模范军”的影响巨大。164610月底到164711月初,在“新模范军”内部进行过一场有关共有权利的讨论。这场讨论的核心就是利尔伯恩在伦敦塔里完成的《人民的协议》(An Agreement of the People)第一版。

此后,16489月,利尔伯恩把经过修订的《人民的协议》第二版递交给了国会。1649年,利尔伯恩又和伦敦塔里的几位狱友一起对《人民的协议》进行了修改补充,形成了著名的第三版。它不仅常常被美国高等法院的法官引用,而且也被认为是美国宪法的一个基础性文件。

阿比泽尔·科普(Abiezer Coppe, 1619 – 1672

阿比泽尔·科普是一位英国共和制时期的喧骚派教徒,宗教宣传手册作者。科普出生于沃尔维克,早年就读于当地的一所君主学校。后又前往牛津众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以及牛津默顿学院深造。

阿比泽尔·科普主要作品是他于1649年发表的一篇反对伪善和不平等的长篇檄文《激愤鼎沸之声》(Fiery Flying Roll, 1649)。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显然激怒了在英格兰内战期间到处弥漫的一种轻薄虚妄之风。

科普的观点惹怒了保皇党人,也同样不受国会党人的欢迎。《激愤鼎沸之声》出版之后不久,科普便被关押进了新兴门监狱(Newgate Prison)。他的那本小册子也遭到了焚毁。

科普被释放以后,由于他放弃原来的离经叛道回归所谓的正道而受到欢迎。而事实上,科普采用了一种迂回的战术:他将人人平等的社会理念与天启宗教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加以推广。

1657年,科普改了自己的名字,宣称自己是海厄姆博士(Dr Higham)。1672823,科普去世。他被埋葬在巴恩斯教堂里。墓碑上写的是海厄姆博士的名字。

爱德华·海德(Edward Hyde, 1609–1674

爱德华·海德,第一任克拉伦登伯爵,英格兰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他也是两任英国君主玛丽二世和安妮女王的祖父。他的史学著作《英国叛乱和内战史》(The History of the Rebellion and Civil Wars in England, 1702-1704)也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

海德在家中排行老三。1622年进入牛津的麦格德林学堂(即今天的牛津赫尔特福德学院),1626年获得了学士学位。海德原本只是打算现身英国的神职事业。但是他的两位兄长的去世使得他成了他父亲的唯一的继承人。1625年,海德进入英国四大法律协会的中殿(Middle Temple)学习法律。但是海德本人对于社会的关注度其实远远大于他对法律的兴趣。

在政治立场方面,海德在1640年还是国王查理一世的温和的批评者。但是他慢慢地转向了保皇党人。1641年,海德已经成了国王的一位非正式的顾问了。内战期间,海德担任过财政大臣。但是由于他的态度过于温和,国王对他有所疏远,1646年,海德岁威尔士亲王逃往泽西岛,因而也没有过多地参与1649年至1651年间查理二世试图复辟王权的活动。在此期间,海德开始创作他的英格兰内战史。1660年王政复辟以后,海德才随国王一起回到英国。

1660年,海德被封为男爵,次年又先后被册封为康贝利子爵和克拉伦登伯爵。1660年至1667年,海德一直是牛津大学的名誉校长。然而,1665-1667年的“第二次英荷战争”(the Second Anglo-Dutch War)使得海德彻底失去了皇室的恩宠。以至于166711月,海德受到下议院的起诉而被迫逃往法国。

海德此后一直过着流亡生活,并且潜心创作他的那部经典的《英国叛乱和内战史》。167412月,海德在法国的鲁昂去世。死后不久,他的尸体被运回到英国,安葬在西敏寺教堂。

杰勒德·温斯坦利(Gerrard Winstanley, 16091676

杰勒德·温斯坦利主要是一位英国新教改良者,奥利弗·克伦威尔时期的政治活动家。

关于温斯坦利的早年生活,今天我们所知甚少。知道他出生在维甘教区的一个绸布商人家庭。1630年,温斯坦利迁往伦敦。1639年,温斯坦利结婚以后的多年间尝试过多种职业。

在英国内战期间,温斯坦利领导了与约翰·利尔伯恩麾下的“平均主义者”齐名的另一组基督教共产主义派别,号称是“真正的平均主义者”的“掘地派”。这一时期,温斯坦利出版了一本题为《新正义法》(The New Law of Righteousness)的小册子,倡导一种基督教共产主义。这本小册子其实是以《新约全书》中的《使徒行书》(Book of Acts)第二章第4445行中所宣扬的财产共有的思想为基础而做出进步分析演绎。在这本小册子中,温斯坦利也明确地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掘地派的社会改革实验失败以后,温斯坦利经历过短暂的逃亡生活。但是他一直倡导重新分派土地。1652年,他出版了有一本小册子,《一个平台上的自由法则》(The Law of Freedom in a Platform),进一步宣传他的基督教共产主义的思想。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本小册子以外,温斯坦利的《英国受压迫的穷苦人宣言》(A Declaration from the Poor Oppressed People of England, 年代不详)也很有影响。此外温斯坦利还写过一首《掘地者之歌》(The Diggers’ Song, 年代不详),很好地描绘出了一幅那一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