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加迪斯(William Gaddis,1922-1998)

威廉·加迪斯(William Gaddis,1922-1998),美国著名后现代派作家,一生共创作五部小说和一部非小说作品。曾于1982年荣获“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The MacArthur Foundation’s “Genius Award”),1989年当选为美国文学与艺术研究院(American Academy and Institute of Arts and Letters)院士,1993年获“蓝南文学终身成就奖”(The Lannan Literary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此外,他的作品《大小亨》(JR,1975)和《诉讼游戏》(A Frolic of His Own, 1993)都曾经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

虽然威廉·加迪斯的文坛影响力不容小觑,但他的作品却因为晦涩难懂的文字和内容,被部分评论家和读者拒之门外。普遍舆论认为,“他是最受人尊敬而又最少人阅读的重要作家之一”,而他的小说风格也被描述为“迷宫或百科全书似的、直接引语的叙事艰涩难懂”(转引自蔡春露,134页)。尽管如此,威廉·加迪斯在当代文坛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常常和品钦(Thomas Pynchon)、霍克斯(John Hawkes)、巴塞尔姆(Donald Barthelme)等著名作家一起被誉为是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先驱代表。

 

生平简介

1922年12月29日,威廉·加迪斯在美国纽约出生,他的父母在他三岁那年离异,此后加迪斯由母亲一人单独抚养长大。1941年加迪斯考入哈佛大学就读,曾经为《哈佛讽刺文社》(Harvard Lampoon)撰稿并成为该社社长,但在大四时被学校开除,有猜测是因为酒后冲突,但具体原因不明。离开学校后加迪斯成为了《纽约客》杂志的一名校对员,工作了一年多后就开始了他的流浪旅游生涯,他曾经游览了墨西哥、中美洲、西班牙、法国、英格兰和北非等国家,这些旅游经验为他后来的写作生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主要作品

因为结构和风格的复杂和创新,加迪斯的作品对读者来说常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的作品有时充满了无明确指代对象的对话,在一大段人物对白和专业术语中读者经常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谁在发出声音。同时,加迪斯还非常喜欢在作品中大量引用典故,这给他的作品的阅读增加了难度,不过有兴趣的读者还是可以通过“The Gaddis Annotations”这个网站找到其中大部分典故的注解。正因为这样的特色,有些读者认为加迪斯的作品并不适合普通读者群体,甚至是拒绝阅读这样的作品,但也有一些读者觉得加迪斯仅仅使用对白就能塑造出鲜明特色的人物特征,这样的技巧手法是大师级别的,同时他们也能从挑战加迪斯的作品中获得满足感。

和读者群体的反应相似,文学评论界对威廉·加迪斯的作品也是褒贬不一。当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认可》(The Recognitions)1955年出版时,并未受到多少青睐,许多评论家对这部作品都采取了忽视鄙夷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样一部冗长、复杂、而又运用了大量典故的作品,是很难找到它的知音的。当时一些报纸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过于学术,篇幅过长,有一种画蛇添足的嫌隙。尽管受到诸多批评,这部作品还是被一部分读者和评论家所接纳的。文学评论家杰克·格林(Jack Green)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为《认可》辩护,他的这一系列辩护文章后来收录在了《干掉冒牌货》(Fire the Bastards)一书中。在这本书中格林完整地展示了《认可》一书所受到的各种评论,认为这部作品在市场上的失败大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评论界的非难。有人认为,加迪斯的《认可》就是美国版的《尤利西斯》(Ulysses)或《魔山》(The Magic Mountain),但加迪斯本人却否认曾受到过《尤利西斯》的影响,他宣称自己从没读完《尤利西斯》,只是稍微浏览了一下。

在《认可》出版的二十年后,威廉·加迪斯又推出了他的第二部作品《大小亨》,这部作品尽管也被认为是一部晦涩难读的作品,但还是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还拿下了1976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在这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他的第一部小说《认可》也逐渐得到了被“认可”的机会,许多读者和评论家开始关注加迪斯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特色,也承认了他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将这部作品列入了1923到2005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100 Best English-Language Novels from 1923 to 2005)的名单之中。有评论家指出,威廉·加迪斯的作品是战后美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向导”,他在作品中“记录了战后美国工业社会文明是如何以无止尽的信息攻击来贬值,甚至是淹没独立个体的自我表达的。他关注的主题是严肃的,想要表现出西方文化和社会被腐蚀的一面”(Lingan)。(…he chronicles the myriad ways that postwar industrial American culture devalues and drowns out individual expression in an endless barrage of information. His concerns were weighty—nothing less than the eros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society.)威廉·加迪斯以后现代派的叙事手法,用混乱、无明确指向的语言来刻画出战争和工业社会给美国人民带来的异化和危机,他采用了暗讽、幽默的笔触,但却直接或间接地向读者展示了美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和文化对个体自我和自由的摧残,评判了物质主义的庸俗,社会道德体系的衰败,以及工业社会和霸权主义对人类思想和个体自由的贬值。有评论家指出,他的作品关注了后工业社会熵化的混乱无序状态,警惕读者注意现代文明带来的精神贫瘠和人性扭曲。

加迪斯的前两部作品都是以战后美国社会为背景的,《认可》表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晚期五十年代早期的美国社会,而《大小亨》则让读者重温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美国文化。《认可》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关键意义的作品,是现代派小说和后现代派小说的一个联接,既有鲜明的文学风格,又不失哲学深度”(The Gaddis Annotations)。(…a pivotal work that makes connection between Modernism and what has come to be called Postmodernism, both as a literary style and as a philosophical position.)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怀亚特(Wyatt Gwyon)的年轻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加尔文教牧师,怀亚特原本打算跟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牧师,但受到著名画家希罗尼穆斯·鲍希(Hieronymus Bosch)的油画《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 Sins)的启发,他决定成为一名艺术家。他离开新英格兰家乡,到欧洲学习绘画。后来因为他的作品没有受到评论界的好评,他决定前往纽约,去发展他的艺术之路。但是在纽约,他遇到了一位叫瑞克多·布朗(Recktall Brown)的画商,瑞克多希望怀亚特模仿佛兰德派或荷兰的艺术大师,如希罗尼穆斯·鲍希,雨果·凡·德·胡斯等人的作品,并仿造他们的签名,然后由他来将这些作品卖出。这桩造假生意很快就让怀亚特对艺术的追求失去信心,感到迷茫的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却发现自己的父亲已经改变信仰,转向拜日教并导致精神错乱。无奈重返纽约的怀亚特尽了一切力量,决心披露那些造假作品的真相。之后他到了西班牙的一个修道院,那里是埋葬他母亲的地方,他在那里投入老画修复工作,并希望继续寻求人生的“真实”。

作者透过怀亚特的经历,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伪造”本性进行了披露,在商业利益横行的时代,艺术原本的价值已经受到贬低,甚至沦落为了贸易交换的商品。而人们在追求商业利益的过程中,也失去了对精神世界的信仰,信仰危机导致了精神混乱、道德沦丧的事实。这部作品会让人想起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的《英格兰,英格兰》(England, England),两部作品都以后现代派的创新手法,探讨了后资本主义时代,人们对“真实性”的定义,以及商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精神贫瘠。有评论家认为,《认可》是一部“熵化的,黑色幽默的后现代小说”(AbádiNagy)。(In the mid-fifties he produced The Recognitions, an entropic, black humor, postmodern novel.)英国批评家托尼·坦纳(Tony Tanner)在他的书中大力赞扬这部长达一千多页的作品,他觉得这部作品内容“非常丰富和有趣”,(immensely rich and funny)同时他认为这部作品引领了“美国小说的新时代,小说的主题已经成为美国作家意识中最重要的部分”(Tanner, 393)。(new period of American fiction in which the theme of fictions/recognitions has come to occupy the forefront of American writer’s consciousness.)

加迪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大小亨》出版于1975年,和第一部作品相隔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但相比《认可》,《大小亨》受到了更广范围的好评。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11岁的小学生J. R. 范申特(J. R. Vansant),虽然年纪小,但他却熟知美国商业运作的骗局,他隐瞒自己的身份,通过学校走廊上的投币电话来背后操作,进行投机买卖,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建立起了一个跨国大公司,从事各种各样商品的电话交易,从而一跃成为美国商业巨头之一。小说长达726页,但绝大部分都是对话,作者将各种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组合在一起,没有过多具体的描述,仅仅是一个靠声音组成的世界,充满各种政治、经济、广告、通俗音乐的语言,许多读者在阅读时常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是谁在说话,不知道发出的话语的意义何在,而加迪斯恰恰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对语言的运用,讽刺美国后资本主义社会对金钱权益的过分追求,也批评了政治家和企业家们如何通过骗局来大发横财的本质,成为反映战后美国工业社会混沌状态的一部经典作品。小说开头第一句就是:“财富?”,直接道出了整部作品的主题,人们为了追求财富,不惜制造各种骗局,而在对物质财富追求的过程中,也往往忽略了那些更为重要的东西,最终只能造成精神世界的空虚。而生活在一个过分注重商业利益的社会之中,人们的生活就像小说的语言那样混乱不堪,在嘈杂的商业世界中,人们都会变得烦躁不安,就如同阅读这部作品时摸不着头绪的感觉一样。《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的乔治·斯塔德(George Stade)说,这部作品以讽刺的色彩,描绘出了现代美国社会“间断的混沌,暴风雪般喧闹”的特点(转引自Bloom, 145页)。(chaos of disconnection, a blizzard of noise)

在《大小亨》之后,威廉·加迪斯又陆续推出了《木匠的哥特式房子》(Capenter’s Gothic, 1985)、《诉讼游戏》(A Frolic of His Own,1994)等作品,其中《诉讼游戏》再度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而加迪斯本人也越来越受到主流评论界的青睐。但加迪斯本人却不愿意生活在名人的光环下,他很少接受媒体的访问,和大部分作家一样,他认为,读者应该关注的是作品本身,而不是作家本人。在1976年接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颁奖时,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我属于一个逐渐消失的群体中的一员,我们这个群体的人都会觉得,一个作家应该是被读,而不是要被听或看。我觉得现如今好像有那样一种趋势,会把作家放在他的作品的位置上,想把富有创造力的作家变成表演人员,想找出作家关于他对写作的看法,好像这比作品本身还要更加有效,真实一样”(The Gaddis Annotations)。(I feel like part of the vanishing breed that thinks a writer should be read and not heard, let alone seen. I think this is because there seems so often today to be a tendency to put the person in the place of his or her work, to turn the creative artist into a performing one, to find what a writer says about writing somehow more valid, or more real, than the writing itself.)

1998年12月16日威廉·加迪斯因为前列腺癌在纽约家中去世。2002年,他生前创作的作品《惊讶的兄弟情》(Agapē Agape)正式出版发行,同年他的非小说文集The Rush for Second Place(注:没找到中文译名)也正式出版,收录了他生前创作的一些非小说类作品。虽然一生创作成果不多,但威廉·加迪斯却给很多作家和评论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力。其中最推崇他的莫过于史蒂芬·穆尔(Steven Moore),他在1982年出版了一本对加迪斯的作品《认可》引读的读者指南,在1989年还出版了一部有关威廉·加迪斯的专题著作。在2013年又编辑出版了《威廉·加迪斯书信集》(The Letters of William Gaddis),收录了加迪斯的私人信件,让读者通过这些信件更加了解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而加迪斯本人同时还影响了许多著名的后现代派作家如唐·德里罗(Don DeLillo)、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等等。《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的乔纳森·弗伦岑(Jonathan Franzen)在一篇文章中将加迪斯称为“困难先生”(Mr.Difficult),因为其作品的挑战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加迪斯的尊敬,认为加迪斯是他的“一位文学英雄前辈”(Franzen)。(an old literary hero of mine)尽管因为篇幅太长,他的小说作品很难被列入大学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但威廉·加迪斯凭借其创新的写作手法和作品中包含的深刻社会意义,已经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心,而他为文坛做出的突出贡献也已经得到肯定,这位深具影响力的后现代派作家的作品,等待着我们更多的挖掘和解读。

 

参考文献

AbádiNagy, Zoltán. “William Gaddis, The Art of Fiction No.101”. The Paris Interview. <http://www.theparisreview.org/interviews/2577/the-art-of-fiction-no-101-william-gaddis> (May, 6th, 2013).

Bloom, Harold. William Gaddis.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2004.

Franzen, Jonathan. “Mr. Difficult”. New Yorker. September 30, 2002.

<http://www.newyorker.com/archive/2002/09/30/020930fa_fact_franzen> (May 6th, 2013).

Lingan, John. “William Gaddis, The Last Protestant”, The Quarterly Conversation, <http://quarterlyconversation.com/william-gaddis-the-recognitions-j-r >(May, 6th, 2013).

Tanner, Tony. City of Words: American Fiction, 1950-1970. London: Cape, 1971.

The Gaddis Annotation.< http://www.williamgaddis.org/recognitions/index.shtml> (May 5th, 2013).

蔡春露,“论《大小亨》中后现代话语的熵”,《当代外国文学》,No.1,2009,pp.133-139。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