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赛林格传记》(J. D. Salinger: A Life. by Kenneth Slawenski)闪亮登场了。相信能够满足赛林格迷们更多地了解这位隐士的欲望。说明一下,我只是看了一下书评介绍,和一点点节选。并没有读过这部传记。(27美元的价格,有点太贵了,呵呵。)反正觉得斯拉文斯基将小说人物和赛林格本人扯得 太近乎了的说。。。
这位就是传记作者肯尼斯·斯拉文斯基(Kenneth Slawenski)
最新的《赛林格传记》(J. D. Salinger: A Life. by Kenneth Slawenski)闪亮登场了。相信能够满足赛林格迷们更多地了解这位隐士的欲望。说明一下,我只是看了一下书评介绍,和一点点节选。并没有读过这部传记。(27美元的价格,有点太贵了,呵呵。)反正觉得斯拉文斯基将小说人物和赛林格本人扯得 太近乎了的说。。。
这位就是传记作者肯尼斯·斯拉文斯基(Kenneth Slawenski)
1. 唐纳德·温德姆(Donald Windham)是美国知名的小说家和传记作家。他在纽约的文学生涯生动鲜活;他的小说和他的传记都同样给人深刻印象。他曾经是田纳西·威廉姆斯(Tennessee Williams),林肯·科尔斯坦(Lincoln Kirstein),以及杜鲁门·卡波堤(Truman Capote)等文学名家的好友。这位纽约的文坛名宿于5月31日在曼哈顿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温德姆的主要的虚构类作品包括“You Touched Me!”(1944),短片小说集“The Warn Country”(1965),长篇小说“Two People”(1965)。他的主要传记作品包括:“Emblems of Conduct” (1964),“Tennessee Williams’ Letters to Donald Windham, 1940-1965” (1977),和“Lost Friendships”(1987)
2. 这里要记录的这位作家不属于英美文学的范畴。不过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何塞·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是葡萄牙作家,他于199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创作既有超现实主义的实验又有玩世不恭的农民的那种实用主义的体现。2010年6月18日,萨拉马戈先生去世,享年87岁。有关萨拉马戈先生的其他相关情况,可在其官方网站(josesaramago.org)上查阅到。萨拉马戈先生的代表作包括“Baltasar and Blimunda”,“Blindness”,以及“The Elephant’s Journey”等等。
3. 纽约时报上的这篇文章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有关哈佛大学收藏的全部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留下来的珍贵资料。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
4. 《论惠特曼》(On Whitman)是普林斯顿论作家系列丛书之一。作者是C. K. 威廉姆斯(C. K. Williams)。新的传记当然就要有新的关注点。威廉姆斯笔下的惠特曼是19世纪60年代享乐主义者的先驱,尤其在性的方面,讲述了惠特曼如何突破“暴力抑制”对享乐主义的束缚。
5.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Pearl Buck)有着中国的女儿的称号。希拉里·斯布尔林(Hilary Spurling)的最新传记《赛珍珠在中国》(Pearl Buck in China)带领我们一起回顾了赛珍珠在中国的生活和文学创作。斯布尔林是一位享誉盛名的传记作家。在这部新的传记作品中,斯布尔林对赛珍珠努力保持着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适度的肯定和批评并举。对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赛珍珠大有裨益。
6. 82岁的夏威夷诗人威廉·斯坦利·默温(W. S. Merwin)是一位毫无争议的大师。他几乎拿遍了美国文学家所能拿到的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凭借他的《搬梯子的人》(The Carrier of Ladders)和《天狼星的阴影》(The Shadow of Sirius)分别于1971年和2009年两次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凭借《迁移:新诗选集》(Migration:New and Selected Poems)于2005年获得了国家图书奖。所以,当国会图书馆宣布于6月30日宣布默温先生为美国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的时,这个消息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尽管默温先生本人对于突然成为关注的焦点感到不适应。欣赏一首默温先生写于1983年的诗歌:
Yesterday
My friend says I was not a good son
you understand
I say yes I understand
he says I did not go
to see my parents very often you know
and I say yes I know
1.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家之一唐·德利洛(Don Delillo)推出了新作《欧美伽点》(Point Omega)。德利洛的小说一般都不是什么大部头。多是我们所谓的中篇小说(novella)的篇幅。这部《欧美伽点》也不例外。主人公理查德·埃尔斯特(Richard Elster)是为五角大楼工作的一位学者,受命去将伊拉克战争期间的情报模式进行概念化。同时有一位名叫芬利的影片制作人想方设法地说服他去制作一部谈论战争的电影。和许多德利洛先生早期的作品一样,《欧美伽点》中也充斥了死亡、恐怖和偏执;而且也同样拥有他一如既往的充满睿智的精巧的故事结构。然而,结构的精巧可能弥补不了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简单笼统。比如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显得过于粗线条:一个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把成千上万的年轻士兵送到毫无意义的战场上去送死,自己却凭借其抽象的理论无耻地认为他所作的一切都是正确的;然而他后来却仅仅因为他的女儿的失踪而突然之间明白了死亡的意义 ……
2. 1907年,马克·吐温(Mark Twain)这位美国当时最受拥戴的作家出访英国。可以说,他所到之处都是风光无限。卢德亚德·吉普林(Rudyard Kipling),当时英国的文坛大腕,描述马克·吐温被记者簇拥着的场面时说,照相机的快门“像机关枪似的咔咔地响个不停”。另一位英国文学巨擘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则描述到,“他和我的处境差不多。他得非常用心地去让他的听众相信他只是在开玩笑,否则就会把他吊死”。已经71岁马克·吐温早已经将诙谐幽默转化成了一种艺术形式。……
这些有关马克·吐温晚年的趣闻轶事 在迈克尔·谢尔顿(Michael Shelden )推出的马克·吐温新传《一袭白衣的马克·吐温》(Mark Twain: Man in White)中得到了忠实的再现。 谢尔顿的这部最新的马克·吐温传对这位作家的晚年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呈现,甚至对马克·吐温晚年为什么总是一袭白衣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这部传记的标题也由此而来。
3.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942年出版的小说《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讲的是主人公伊萨克·麦卡斯林(Isaac McCaslin)最终决定要翻开他祖父的皮的农场账簿,一个可以证明其家族有过蓄奴史的证据。最新的史料研究发现,福克纳作品中的这一细节,他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的整个虚构出来的约克纳帕托佛县(Yoknapatawpha County),都是有原型材料的。这些发现无疑可以让福克纳研究者对福克纳有更深的理解。详情请看【这里】
4. 塞林格(J. D. Salinger)去世之后不久(阿门,愿你在天堂安息!),与其相关任何只言片语、碎纸残片都会引起人们高度的关注。这不,仅仅过了两周,塞林格写于1951年到1993年间的11封书信很快就被发掘了出来,令人们如获至宝。据说信中是大家熟悉的散文,不时流露出幽默和刻薄的睿智。在信中,作者谈到了他作为作家在其巅峰时期的心理历程和生活感悟。信是写给一位名叫迈克尔·米歇尔( E. Michael Mitchell)商业广告设计师。这位设计师曾经过一部畅销书的封面。这些书信的公诸于世无疑会对塞林格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头。由于塞老几十年如一日地隐居,关于他的研究,还有很多很多都还是待解的迷。
5. 威廉·腾(William Tenn)是一位创作讽刺科幻小说的作家。很少有人能够像他那样在科幻小说中展示出幽默机智。2010年2月7日,威廉·腾在匹兹堡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其实,威廉·腾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是菲利普·克拉斯(Philip Klass)。克拉斯先生的文风犀利机智,富有智慧,灵巧多变。他使得经典的科幻小说主题,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和地球人等,有了丰富多变的表现方式。他和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A. Heinlein)、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以及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一起,在1940年至1950年代,将现代科幻小说发展成了一种正式的文学体裁,改变了科幻小说只是出现在一些不起眼的杂志上的短篇小说的现象。他对科幻小说的发展,功不可没。
6. 拉尔夫·麦金纳里(Ralph McInerny)是一位研究罗马天主教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主要是道林老爹(the Father Dowling)系列神秘小说。麦金纳里先生在印第安纳州的圣母院大学任教50多年。2010年1月29日,麦金纳里先生去世,享年80岁。麦金纳里先生在圣母院大学主讲哲学,从事中世纪研究和古典哲学的研究工作。出版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专著,是该领域的一位资深专家。他的小说作品尽管数量不少,但是似乎没有他的学术研究成果那么影响深远。
7. 露西尔·克里夫登(Lucille Clifton)是一位杰出的美国当代诗人。她通过其亲身的经历,对20世纪美国的黑人和妇女的生活、他们的屈辱的历史、以及他们的身体所遭受到的屈辱,都进行了如不三分的刻画和描述,令人大开眼界。2010年2月13日,克里夫登女士在巴尔的摩与世长辞,享年73岁。
克里夫登女士于2000年 凭借诗集《福佑舟船:新诗选集 1988-2000》(Blessing the Boats: New and Selected Poems, 1988-2000)获得过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2007年,克里夫登女士成了第一位获得罗斯·莉莉诗歌奖(the Ruth Lilly Poetry Prize)的非洲裔美国人。罗斯·莉莉诗歌奖奖金高达10万美元,是美国诗歌杰出成就的标志性奖项之一。 她于1987年出版的诗集《好女人:诗歌传记,1969-1980》(Good Woman: Poems and a Memoir, 1969-1980) 也进入过1988年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的最后评选名单。除了10多诗集以外,克里夫登女士还出版过颇受好评的以非洲裔美国人生活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无疑是20世纪后半页最富有影响的美国短篇小说作家。在最新出版的卡佛传记中,作者卡萝尔·斯克莱尼卡(Carol Sklenicka)在开篇不惜笔墨,事无巨细地描述了只有3、4岁大的雷蒙德身上系着牵狗绳的情景。
雷蒙德的母亲曾经很认真地表示,没办法,只好给他拴上牵狗绳。卡佛夫人的做法可能是个正确的选择。正如他小说中的那些来自于中下层社会的彷徨无措的人们一样,雷蒙德·卡佛似乎从来都不清楚自己所在何处,以及为何置身其中。
雷蒙德·卡佛1938年出生于俄勒冈。之后不久便举家迁往华盛顿州的雅基马。1956年,卡佛一家再次搬迁,来到加利福尼亚的切斯特。一年后,卡佛和几个朋友一道在墨西哥饮酒狂欢,肆意享乐。此后,搬迁的频率不断加快:加利福尼亚的帕拉迪斯、加利福尼亚的奇科、爱荷华城、萨克拉门托、帕洛阿尔托、特拉维夫、圣何塞、圣克鲁兹、库珀提诺、洪堡县……一直到他去世时的1977年,这样的居无定所的生活一直在持续着。
在他早期四处奔波的岁月里,他的两个孩子还有他的长期忍受着这样的痛苦的妻子玛丽安(Running Dog)也不得不跟着他四处漂泊。难怪他的朋友们给了他“奔跑的狗”这样的绰号——要不怎么在他小的时候,他妈妈带他进城,都得给他栓一根牵狗绳呢。
尽管雷蒙德·卡佛聪明绝顶,才华横溢,但是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豪饮无度。
雷蒙德·卡佛毫无节制的饮酒恶习一直持续到1977年年中。1973年,在爱荷华作家训练班讲课期间,他和约翰·契佛(John Cheever)成了酒友。他不无得意地说,“他和我除了喝酒什么也不干”。雷蒙德还经常喝酒不付帐。酒吧女招待要为他垫付。当然,他的妻子也只好经常给他收拾残局。
那边是雷蒙德在畅饮狂欢,这边却是他的太太在养家糊口。与此同时,卡佛也在进行小说创作。有整整一代批评家和教师们将他的小说贴上了所谓的“极简风格”(minimalism)或者“肮脏现实主义”(dirty realism)的标签。其实,这样的分类也许并不贴切。
虽然传记作者斯克莱尼卡对作为作家的卡佛表示出了足够的崇敬,甚至对他的嗜酒也表示理解,但是对作为酒鬼和不负责任的丈夫的卡佛还是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判。
…… …… ……
斯克莱尼卡的《雷蒙德·卡佛:作家的一生》(Raymond Carver: A Writer’s Life)全面记述了作家卡佛的成长历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非常珍贵的研究作家的史料。它的价值显然是不可估量的。此外,斯克莱尼卡还在传记中解密并分析了大量卡佛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主要意旨。读来令人大开眼界。甚至能够改变我们原本对于某些卡佛经典短篇小说的习惯性理解。
斯克莱尼卡所剖析的卡佛短篇小说大多收录在几乎同时推出的最新版的《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合集》(Raymond Carver: Collected Stories)中。配合这部最新的短篇小说集阅读斯克莱尼卡的卡佛传记,你必定能够了解到一个更加完整的雷蒙德·卡佛——他的一生以及他的创作。
【本文系依据这篇文章的译编】
多亏了文学之神让乔治·戈登·拜伦爵士(George Gordon, Lord Byron)出生在1788,从而躲过了心理和药理的干预;否则就不会有这么一位伟大的诗人了——这是爱尔兰小说家埃德纳·奥布莱恩(Edna O’Brien)在她的《恋爱中的拜伦》(Byron in Love)一书中发出的慨叹。这是奥布莱恩为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同时也是行为处事总会让人难堪的坏孩子拜伦所作的一部结构紧凑、叙述轻松诙谐的传记。在这部传记中,奥布莱恩略过主人公的文学生涯,将叙述的重点放在其放荡行为之上。因为这些行为,才有了批评家们将拜伦称为“卡里古拉二世”一说。其实,甚至有人说,就其放荡风流而言,卡里古拉和拜伦相比还是要逊色一些。就连拜伦自己塑造人物形象也难有可比其本人者。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的希斯克利夫和她的姐姐夏洛特(Charlotte)塑造的罗切斯特先生则更加不值一提。
诗人拜伦那对性欲和狂欢的疯狂追求使得他本人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典范。按照诗人老乡,与他同时代的J·C·普里查德(J. C. Prichard)医生说法,拜伦是一位典型的“道德错乱”病症患者——患有这种病症的人通常智力方面毫无异常,而在自己的生活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淫猥不堪的行为。在今天,我们会把拜伦当作一位沉迷于色欲的怪人而加以唾弃。
在这部传记中,奥布莱恩不动声色地叙述到,“他的童年非常不幸”——母亲穷困潦倒,“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父亲为了躲债远走他乡;他本人足部畸形,行走不便。本来显然只是一个无能的标志,而拜伦畸形的右腿却激发他写出了很多洋溢着性欲狂喜的诗作。在他27岁举办婚礼的时候,他已经和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奥古斯塔·雷(Augusta Leigh)有了一个孩子。也许是理性丧失而使他变成了个可怜而又无助的倒霉蛋,拜伦搞出了不少荒唐闹剧。而他的新娘安娜贝拉·米尔班克(Annabella Milbanke)则不得不忍受与他的妹妹情人以及他们的小女儿呆在一起。
曾经宣称绝不会进入一个疯子家庭安娜贝拉拒绝过拜伦的书信求爱达两年之久,似乎说服自己相信了这一带有悲剧色彩的想法,即也许凭借她的努力,她可以改变她的夫君的放荡的天性。至于拜伦,他走入这场婚姻则是为了金钱。本来就对她的道德巨人的姿态而怒火中烧的拜伦,在看到她的嫁妆“理论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的时候,那份失望一下点燃了心中的怒火。纵情狂欢,无节制的放荡便是他进行报复的方式。
奥布莱恩给她的读者展开的是一个娱乐的舞台,而非责难的会场。奥布莱恩写到,“他们婚礼的夜晚让人联想起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an Poe)的文学作品:一条猩红色的窗帘着火了,满脑子幻觉的新郎一位他已置身地狱;然后拿着他装满子弹的手枪在走廊里踱步”。这一场景如果不是因为拜伦对待妻子过于残酷的话,也许就只是一场闹剧而已。然而,不幸的是,拜伦强迫已经越来越接近歇斯底里的安娜贝拉听着奥古斯塔大声阅读那些证明他从来没有爱过那位他准备要与其结婚的女人的书信。然后,安娜贝拉就被送进了他们的婚房,而拜伦则继续跟奥古斯塔在一起。
残酷似乎是构成拜伦性格的一块基石——一个对自己充满厌倦的可怜的虐待狂。在他发表于1812年的《查尔德·哈罗德》(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的前两个诗章里,就有一些他参加群空格交聚会的描述。这些显然带有自传的色彩。而拜伦把他的主人公称为一个“令人讨厌的家伙”。
对于一个10岁就成为第6世爵爷的拜伦来说,也许他的厌倦情绪是无可避免的。作为家族中唯一的男丁,拜伦被他的那些姑伯母们,甚至姑伯奶奶们给宠惯坏了,过分放纵了他的自私,疏于教他如何控制自己的激情。在他们家从纽斯戴德修道院划分出来的老宅里,这孩子的腰上总是别着一把装满子弹的手枪,想什么时候开火就什么时候开火,不分屋里屋外,就为了满足他对鬼怪故事的喜好。他的这种爱好后来发展成了用人的骷髅做饮酒容器、带着他的孔雀、猴子、和猎鹰出行的地步。
1805年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以后,拜伦展示了他对权威的鄙夷和蔑视,这使他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确实,拜伦总是具有非凡的人气,总是能够将人们聚拢到他的身边来。在他的17岁的时候,他与一位唱诗班的小男孩发生关系,这在当时可就是“罪可诛”的行为了。后来他又想要娶一位妓女,因为她的魅力使他一个星期左右茶不思饭不想。到1809年,他登上了基德船长的船只,开始了他光辉的远航——他找到了诗歌的背景底蕴,也落下了一身的梅毒。无论如何,这些非常对他的胃口。难怪他后来记述到,他的“最美好的时光在23岁的时候就结束了”。
直到他36岁去世时为止,拜伦一直继续着他的那种骄奢纵欲的生活。在希腊,他去世的地方,为他进行的尸检证明了他的放浪形骸给他的身体留下的伤害:心脏肿 大,肝脏硬化。他的尸体被运回伦敦重新安葬的时候,在他的棺材周围不得不立起隔离墙以阻挡不断涌来的悼念者。那可真是拜伦狂啊!
【以上内容系据这篇文章编译而成】
杰拉德·马丁(Gerald Martin)的《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传》(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A Life)是迄今为止用英语发表的第一部最完整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记。
根据马丁的这部传记,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生命中最为惊悚的时刻出现在1950年的2月。当时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还是个22岁的毛头小伙儿,还没有成为小说家,当然,他已经开始作者方面的努力了。那次,加西亚·马尔克斯陪着妈妈到一个荒僻的小镇上去,那里是他童年时居住生活过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做阿拉卡塔卡,在哥伦比亚北部香蕉种植带内。他的爷爷的房子在那边,她妈妈决定去把它卖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的自传《只为讲述这个故事》(Living to Tell the Tale)中,对这段经历也有过描述。而马丁的讲述则是完全经过考证的版本——这就是杰拉德·马丁经过17年的研究而写出的《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中所包含的内容。当然,这与小说家本人的热情鼓励和大力协助也是分不开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曾不无得意地说过:“嗯,是的。我觉得任何一个有几分自尊的作家都应该有一位英语传记作家”。在《只为讲述这个故事》中,加西亚·马尔克斯提到,在到达了阿拉卡塔卡的时候,他走进那所房子,察看各个房间的状况。而这位英语传记作家却也注意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曾说过他从来没有走进过那所宅子。无论如何,他看到了那所老宅。童年的回忆被呈现出来;而回忆会触发思绪万千。
当时,加西亚·马尔克斯正沉浸于学习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乔伊斯、伍尔芙、福克纳、和普罗斯特的作品。他正在学习理解马丁所谓的“时间的多维性”的概念。当他诺有所思地凝视着那所老宅的时候,他意识到他可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己: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他成为先锋派小说家中的一员——那就是以来自阿拉卡塔卡的小男孩出现。于是,他便有有了他的宏大主题;他拥有了作为作家的角色——即他自己,既是一位成年人又是一位儿童;他也拥有了他自己的叙述方法,即回望过去,从自己往昔无穷尽的童年经历中找寻素材。
马丁的传记开始部分是冗长的有关小说家的父系(加西亚族系)和母系(马尔克斯族系)的族谱世系资料。一直往前延伸到19世纪。非常繁琐复杂。读后很难还有人能搞得请到底谁是谁,谁跟谁是什么关系。当然这也不能怪传记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的作品中从来都是不知疲倦地讲述他的过去、他的家庭、以及他坐在爷爷的膝盖上了解到的大千世界。
杰拉德·马丁的传记告诉我们说,小时候,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个普通的孩子——一个普通的拉丁美洲的小男孩儿。喜欢读大仲马(Alexandre Dumas)和《天方夜谭》(A Thousand and One Nights);喜欢读16和17世纪的西班牙文学黄金时代的诗人的作品。这样说来,童年时期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世界就远非一个哥伦比亚北部的一个小镇所能容纳。
后来,年轻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了进入波哥大郊外的一所很好的大学的奖学金。这成为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在那里,他开始专攻另一位早期的现代派作家,尼加拉瓜的诗人鲁本·达理欧(Rubén Darío)。英语世界从来没有对达理欧予以多少关注。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他的主题只是那些讲西班牙语的人所关注的——即如何将一个沉浸在“黄金时代”时期的诗歌中儿童和被包围在现代生活现实中的成年人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加西亚·马尔克斯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达理欧是通过一种对古典诗歌几近疯狂的崇拜和继承的方法实现的。显然,达理欧的那种疯狂做法影响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读者有时候会认为,作品中的超自然的事件和乡俗民风表达了一种原始的反叛精神,任何曾经成为殖民地的地区的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都可以去写。马丁似乎赞同这一观点,因为他开篇即将加西亚·马尔克斯定义为“来自第三世界的最著名的作家”,最著名的“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风格的创始人。当然,也有人认为,那些超自然的事件和乡俗民风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大量吸取西班牙“黄金时代”的文学精华的产物,是其他地区的其他作家所无法复制和模仿的。
通过马丁的传记,我们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自我评价最高的作品是他的《族长的没落》(The Autumn of the Patriarch),一部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向达理欧表示敬意的书。那么小说家为什么会有如此评价呢?读过马丁的这部新传记便能明白其中的原委。
总之,杰拉德·马丁的记述可谓事无巨细,力求展现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所涉及的一切。即便如此,在某些方面还是不能尽如人意,比如在处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卡斯特罗的关系问题上……无论如何,马丁的这部《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传》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位伟大作家和他的“百年孤独”(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以上根据《纽约时报》上的这篇文章编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