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新传与玛丽莲·梦露

Arthur Miller and Marilyn Monroe as a newly married couple in July 1956

Arthur Miller and Marilyn Monroe as a newly married couple in July 1956

1951年,35岁的戏剧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正处在其生涯的顶峰时期。这一年,他第一次见到了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米勒当时已经创作出了《都是我的孩子》(All My Sons)和《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后一部作品也是第一部获得三项主要戏剧大奖(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 托尼奖[the Tony Award]和纽约戏剧评论家奖[the New York 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的戏剧。米勒当时正准备着手创作他的下一部戏剧《考验》(The Crucible)。那时的玛丽莲·梦露年方24岁,只演过几个小角色,根本还不为人所知。

当时是以米勒的名义举办的一个好莱坞聚会。作为一个两个孩子的父亲,米勒被聚会上的肉空格欲横陈的激情搞得晕头转向。女人们毫不掩饰地向他求欢索爱。他后来写到,他从来没见过性就么被随意对待,作为成功的一份奖励。

当梦露到场的时候,他发现她几乎有点滑稽可笑:她的衣着过于紧窄,似乎有意表明她是带着她的身体来的,她的身材是这里最棒的。导演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当时就捕捉到了米勒眼中流露出的贪婪的爱的目光。

米勒和梦露真正意义上的碰面是在之后,在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停车场上。两个人都是因为见到了对方而一下子从迷糊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梦露后来回忆说,见到他时就好象一头撞在了树上,就像你在发热头晕时喝下一杯清凉的饮料。而米勒却回到了他在纽约的家庭生活。梦露也很快要和乔·迪马桥(Joe DiMaggio)结婚。直到好几年以后,梦露才又见到了米勒。而他们俩结为夫妇则是1956年的事了。

The author of Arthur Miller: 1915-1962

The author of "Arthur Miller: 1915-1962"

阿瑟·米勒和玛丽莲·梦露的那段漫长而又不为人所熟知的,甚至略带悲伤的情歌以梦露的几次流产、不停地吃药、和越来越频繁的行为古怪无常而告终。米勒也因此在他的戏剧创作生涯中出现了很长一段空白。这些在克里斯多佛·比格斯比(Christopher Bigsby)的严肃的鸿篇巨著《阿瑟·米勒传:1915-1962》(Arthur Miller: 1915-1962)中只占几个章节而已。但是这些章节却至关重要。这部传记必然要写到梦露的出现;而她的魅力一下子将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吸引了过来。阿瑟·米勒漫长的一生(1915-2005)其实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两段:梦前(B.M.)和梦后( A.M.)——即梦露之前和其后。

米勒的生平故事在他本人撰写的、可读性极强的自传《时光倒流》(Timebends)中多以讲述过了。2003年由马丁·高特弗雷德(Martin Gottfried)撰写出版的米勒传记中也有讲述。比格斯比先生是一位英国学者,一位从事美国研究的教授,也是东安杰利亚大学阿瑟·米勒中心的主任。比格斯比先生依据大量的新的资料,包括米勒未完成的手稿。这些材料是他在米勒去世前获得的。和高特弗雷德相比,比格斯比先生对米勒生活的了解更加真切,他的描述也更具有学术气息和文化分析的成份。当然,米勒生活的基本框架是不会改变的。同时也是一如既往地引人入胜。

阿瑟·米勒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在家里的三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他的父亲是来自波兰的犹太移民,是个文盲,但却是个成功的商人。他的女性服装公司雇佣的员工多达400人,公司的推销员遍及全国。米勒一家居住在曼哈顿的东110街,他们在皇后区的法洛克威还拥有一座度夏豪宅,专门雇佣了司机。

但是这一切很快就变得烟消云散了。他的父亲在证券市场投入太多。在经济危机中几乎变得一贫如洗。一家人只好搬到布鲁克林居住,也就是米勒所描写的维利·罗曼的家宅。每天早晨上学前,才十几岁的米勒4点钟就要出去送面包,以帮助补贴家用。

由于对体育的热情高于学习的热情,米勒选择了密西根大学。在那里,他开始创作戏剧作品,并且开始对激进的政治感兴趣——这一兴趣导致他在1956年被带到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前接受质询。(米勒确实参加多次共产党的会议,但是他说他并没有加入共产党组织;他因为不愿意供出还有哪些人也参加过共产党会议而被判藐视国会。但是这一判决后来也被取消了。)

阿瑟·米勒1938年毕业于密西根大学后迁往纽约。在纽约一直从事广播剧的创作,直到他可以将他自己的创作搬上舞台。1940年他与大学时期的恋人玛丽·史莱特里(Mary Slattery)结婚。1944年,他的第一部戏剧《鸿运当头的家伙》(The Man Who Had All the Luck)在百老汇上演。但是遭到了批评家的批判。上演了4场之后便停止演出了。1947年,他的《都是我的孩子》在百老汇一炮而红,并一举击败尤金·奥尼尔( Eugene O’Neill)的《买冰淇淋的人来了》(Iceman Cometh),获得了当年的“纽约戏剧批评家奖”。从此,米勒便一发而不可收。

比格斯比先生的米勒传记里充斥了大量的令人振奋的细节:和年轻的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一样,米勒也在布鲁克林的上流社会有过短暂的生活;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考验》的手稿中有很多诗歌创作;他认为达斯丁·霍夫曼( Dustin Hoffman)就是一个稍微有点独裁的维利·罗曼(Willy Loman)。

比格斯比先生作为一位颇为善解人意的传记作家,并没有摆出一副米勒评论家的姿态。不止一个人把米勒的作品看作是专题节目。玛丽·麦卡西(Mary McCarthy)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评论《推销员之死》时说,这部作品由于米勒一味坚持其普遍性而被大大地削弱了。

然后,突然之间,超级巨星梦露闪亮登场。她一下子就成为拉这本书的中心,打破了这本书原有大平衡,就像它曾经短暂地打破过米勒生活的平衡一样。我们读者则欣然接受这样的叙述,期待着一场大戏登场。

梦露刚刚从与迪马桥的短短的9个月的婚姻中解脱了出来。米勒则正在准备到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上去接受质询,而他自己的婚姻也已较长时间处于麻烦之中。正如卡赞所说的那样,当时的米勒“渴望性以获得松弛”。

公众当时对米梦配其实并不看好。于是对此流言四起也不足为怪。有人说这只不过是“一个赤色分子与美国的白雪皇后同床共枕”。而米勒本人的说法更加有意思。他说,这是“美国最棒的大脑”和“美国最棒的身体”的结合。

米勒愿意为了帮助她走上星光大道而放弃自己的事业。他花了数年时间为约翰·赫斯顿(John Huston)执导的电影《尴尬人》(The Misfits)撰写剧本,因为梦露是这部影片的女主角。而此时,梦露正在住院,同时也与伊扶斯·蒙坦德(Yves Montand)发生了婚外情。米梦夫妇1961年在墨西哥正式离婚。米乐随后与摄影师英齐·莫拉斯(Inge Morath)结婚。

梦露1962年去世,彻底从米勒的生活中消失。比格斯比先生的叙述于是也又回到了原本不动声色的状态。米勒还在不断推出他的重要的戏剧作品,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64年推出的《秋后》(After the Fall)。但是,米勒的最佳作品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以上根据纽腰时报上的这篇文章编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