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林莉副教授在论述菲利普·罗斯的小说《鬼退场》(Exit Ghost)的叙事策略时采用了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有关隐性文本的论述。在这里记录一下,算是一种间接的学习,也是一种比较“抄近”的学习。当然,要想系统了解,就应该去阅读热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的相关理论著作。
隐性文本指的是五种类型的跨文本关系:
- 文本间性——一种文本在另一种文本中的实际出现;
- 副文本——如标题、副标题、互联型标题、前言、跋、告读者、前边论;
- 元文本性——人们常把元文本性叫做评论关系,联结一部文本与它所谈论的另一部文本,不一定引用该文,甚 至不必提及该文的名称,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批评关系;
- 广义文本性——最早由路易·马兰提出,用以表示“任何可能之言语的原始文本。该文本的起源和诞生环境”。热奈特认为,广义文本性一指跨文本性,或文本的超验性,即所有使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产生明显或潜在关系的因素;
- 承文本性——任何联结文本B即所谓的承文本与先前的另一个文本A即所谓的蓝本的非评论性攀附关系。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嫁接而成。B文本总是或多或少明显地呼唤着A文本,而不必谈论它或者引用它。
跨文本的五种类型并不是封闭的,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众多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关系。……跨文本性并不是一种文本类型,而是文本性的若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