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来了【ZT】

这是我的同事李春江老师给《天津日报》的副刊《满庭芳》(2010年4月25日第七版)写的一篇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46周年的文章。写得很好。我很骄傲,因为跟我也有点关系,哈哈,我热情推荐了李老师。现转录于此,与大家分享:

今年4月23日【mabokov按:见报时,编辑误改成了26日】是莎士比亚诞辰446周年。英国TNT话剧团带着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来到 中国作10个城市为期月余的巡演,该团把巡演的第一站选在天津。2010年3月16日晚,在天津滨湖剧院上演了第一场。

莎士比亚在中国 的演出形式多样。早在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就演出了《威尼斯商人》,不过这场演出并未依照莎剧原貌,而且演出是以学习英语为目的的。除去以英文表演 莎剧以外,中国观众接触更多的是经过翻译或改编的版本,其中包括近年根据《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夜宴》和《喜马拉雅王子》,以及众多戏曲版本。

以戏曲形式编演莎翁的戏剧始于20世纪初,民国初年,秦腔、川剧、粤剧都曾上演过莎士比亚戏剧。然而,以中国戏曲的形式,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编演莎剧, 始自上世纪8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多个剧种表演过莎剧作品,包括京剧、昆曲、越剧、川剧、粤剧、豫剧、黄梅戏、丝弦戏、二人转等。近年来,上海京剧院还 多次走出国门,把改编自《哈姆雷特》的《王子复仇记》带到欧洲,受到广泛好评。2008年武汉大学国际莎士比亚学术研讨会期间,上演了汉剧折子戏《李尔 王·逆鳞》。该剧充分运用了中国戏曲的表演长处,通过前后呼应的回环式结构为观众呈现了一出比较完整的戏曲演出,并且巧妙地运用了戏曲表演程式,创造性地 使用了舞台空间,紧扣时代脉搏的台词也激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有利于实现推广汉剧、传播莎剧的双重目的。

莎士比亚戏剧与中国戏曲存在诸 多方面的区别。从艺术形式来看,王国维曾经说过:“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可见音舞在中国戏曲中的重要地位;而西方戏剧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将音 舞与对话渐渐分离,从而形成了话剧与歌剧两类不同的戏剧形式。从表演手法上说,中国戏曲擅长使用程式,而话剧表演则相对灵活。从戏剧功能的角度来说,中国 戏曲在传播儒家思想、维护社会秩序与纲常方面曾经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所谓“说书唱戏劝人方”;而希腊悲剧传统旨在产生恐惧与怜悯,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与升 华,这个传统对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尽管中国戏曲与西方话剧存在上述区别,但是,莎剧与戏曲仍然不乏相通之处。从 结构上来说,中国戏曲和莎剧都是史诗式结构,场面宏大、场景多变。从剧情来说,两者都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重点揭示人物内在的冲突。从表现形式来说, 两者都具有很高的虚拟性,要求观众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表演效果来说,两者均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丑角的插科打诨,在喜剧中可以增加喜剧效果,而在悲剧中则可 反衬恐惧与怜悯的情绪。如《哈姆雷特》中挖墓人的出场,对于深化该剧的主题产生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这些共性都为莎剧的戏曲化改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麦克白》插图

针对采用戏曲形式移植外国名著,剧作家罗怀臻提出了两个选择:“中国版”与“中国化”。前者是借用中国戏曲形式来表演外国故事,严格按照原著,采用外国 人的装束。而后者则是借用外国名著的故事情节与主题精神,将其加以巧妙地改编,融入中国戏曲艺术之中。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中,这两种方式均有佳作问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改编过程中,对观众的审美定式以及戏剧中的文化问题也须给予足够重视,以免“取貌伤神”。

莎剧的戏曲改编之路决 非坦途,莎剧改编工作者往往需要承担来自多方的压力与批评。二十多年前,我国台湾导演吴兴国将《麦克白》改编成京剧《欲望之城》,而不得不面对着“破坏古 迹”、“崇洋媚外”、“自毁长城”的指责。笔者认为,我们对莎翁的继承,一方面固然是对其剧目的保存,一方面则是莎翁精神的传承。莎士比亚在创作的过程 中,大量借鉴了希腊、罗马等国的故事、传说;在演出的过程中,莎氏又对已有剧目进行多次修改,这从莎剧的不同版本中可窥见一斑。今天,唯有以严谨的态度、 开放的胸怀、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莎剧戏曲改编这一文化现象,才能使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戏曲这块沃土中焕发青春,为中国戏曲这片热土带来勃勃生机。

One thought on “莎士比亚来了【Z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