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欧卡西(Seán O’Casey, 1880-1964),20世纪爱尔兰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戏剧家之一。戏剧是其一生最主要的创作和贡献。在他创作生涯的后期,欧卡西也发表了不少小说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是自传体六卷本长篇小说。1964年9月19日,肖恩·欧卡西去世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发表了长篇纪念文章,纪念这位长期寄居在英国的爱尔兰杰出的左翼人士、戏剧家。文章概括了欧卡西充满了战斗精神的一生。文章指出,“经历过贫穷困苦,怀着对人类的大爱,肖恩·欧卡西创作了大量的戏剧和散文诗作,讴歌自由的勃勃生机,痛斥精神的苍白赤贫”[1]。
1880年3月30日,欧卡西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年仅6岁时,欧卡西就失去了父亲。他从小就视力很差,这严重影响到他的学习。而且,根据他本人回忆,学校老师还经常打骂学生。因此他的正规学校教育便早早结束。14岁离开学校,欧卡西一边坚持自学,一边开始工作。小小的年纪,做过多种工作:送过报纸,当过9年的铁路工人,等等。欧卡西对于戏剧的热爱也是从小养成的。1890年代的最初几年,欧卡西和他的大哥在家里搞起了迪恩·布希科(Dion Boucicault)和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戏剧演出。欧卡西还曾经在一次正式演出中扮演了布希科的《流浪汉》(The Shaughraun)中的一个小角色。
青年时代的欧卡西正处于爱尔兰民族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作为一名民族运动的积极分子,欧卡西参加过多个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组织。1906年开始,他还热衷于学习爱尔兰民族语言盖尔语(the Gealic)。肖恩·欧卡西这个名字便是他从那时开始使用的[2]。1914年,欧卡西还曾经有过在爱尔兰国民军中服役的经历。但是后来,欧卡西逐步改变了他对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及其运动的看法,并且颇多批评。1917年,爱尔兰民族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爱尔兰志愿军(Irish Volunteers)的创建者托马斯·阿什(Thomas Ashe)在一次绝食行动中不幸去世。这件事情极大地激发了欧卡西的创作热情,从此开始投入到他的戏剧创作之中。
1923年在爱尔兰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上演的《枪手的影子》(The Shadow of a Gunman, 1923)是欧卡西的第一部获此殊荣的戏剧作品,并且一举获得了成功。随后,欧卡西又相继推出了《朱诺和孔雀》(Juno and Paycock, 1924)和《犁与星辰》(The Plough and the Stars, 1926)。这三部被称为“都柏林三部曲”(Dublin Trilogy)的戏剧创造了欧卡西在艾比剧院辉煌一页。也奠定了欧卡西在戏剧史上的地位。著名电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还曾将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朱诺和孔雀》搬上了银幕,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都柏林三部曲”以1920年代动荡不安的爱尔兰作为背景:《枪手的影子》的故事发生在“英爱战争”期间;《朱诺和孔雀》的背景是爱尔兰内战;《犁与星辰》则恰逢爱尔兰“复活节起义”。《枪手的影子》主要描写了革命运动对于爱尔兰贫民窟及其居民深重影响。主人公唐纳·戴沃仁是一位诗人。他和朋友苏马斯·席尔兹一起住进了都柏林的一处贫民窟公寓房里。这里的许多居民都误认为唐纳是爱尔兰共和军自愿者。唐纳也乐得接受,因为这一虚假的身份让他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尊重和帮助,更主要的是,这一身份帮助他赢得了贫民窟里一位美丽姑娘的芳心。然而,残酷的政治现实很快就迫使唐纳意识到政治的触须无所不在,贫民窟也不能置身事外。唐纳的女友在动荡中遭到杀害。除了政治运动这条线索以外,贫民窟的生活状况也在剧中得以展现。这也是欧卡西在创作中始终关心民生疾苦的一个有力例证。
《朱诺和孔雀》主要讲述了爱尔兰内战时期穷苦工人阶级的生活境遇。故事以居住在都柏林贫民区公寓里的薄伊尔一家为中心。父亲杰克·薄伊尔曾经做过商船船员,退休后在家闲着,不愿意工作,只喜欢在小酒馆里和朋友聊天作乐。母亲朱诺是家里唯一在工作的人:女儿玛丽在罢工;儿子约翰尼在独立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胳膊,并且还因为出卖了一位爱尔兰共和军战友,担心因此遭到惩罚而惶惶不安。薄伊尔家的一位远房亲戚去世,一位名叫本特姆的律师传话过来说,他们可以获得一笔遗产。于是一家人开始赊欠购买家具,改善家庭生活,坚信那笔“莫须有”的遗产可以帮助他们支付所有这些费用。可是好景不长,热烈追求了女儿玛丽一段时间之后,律师本特姆突然杳无音信。所谓的遗产也不存在。女儿玛丽怀上了本特姆的孩子,儿子约翰尼也遭到了杀害,父亲薄伊尔只会借酒浇愁。原本就很艰辛的生活更深地沉入了深渊。
在这部剧中,欧卡西在大政治背景的映衬下,将一个原本就已困难重重的家庭的破落展现在观众面前。积极投身政治运动的男性英雄人物没有出现。三个主要的男性人物也分别是酒鬼、叛徒和骗子。支撑生活的中坚靠的是朱诺这样的并不强大威猛的“反英雄”——只关心生活中实际的物质需求,只担心家庭生活是否还能够保持平稳的平庸的家庭妇女。正如肖恩·理查德所指出的那样,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欧卡西显得很不合时宜,他的上述戏剧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于政治运动的反对立场[3]。当然,欧卡西所反对的是他在多部作品中都有所表达的爱尔兰民族主义立场。这一立场在《犁与星辰》中有更为清晰的表述。
《犁与星辰》的历史背景虽然是1916年4月的复活节起义,但是剧中仍然没有激情澎湃的政治场面。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于这场起义的冷眼旁观;以及那些居住在贫民窟里的人们对于这场政治运动的抱怨,甚至因为起义者的失败而幸灾乐祸。其实也不难理解:对于普通的穷苦工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就是他们的穷苦生活因为受到起义的冲击而变得更加难以为继。欧卡西非常客观冷静地再现了这一有点残酷的社会现实。但是由于与当时的总体政治氛围不合等因素,《犁与星辰》遭到了叶芝的反对。于是这部戏剧很快结束了在艾比剧院的演出。欧卡西在艾比剧院的短暂的辉煌也宣告结束。
1927年,欧卡西到伦敦去接受霍桑顿戏剧奖(the Hawthornden Prize)并指导伦敦西端剧院排演《朱诺和孔雀》。同年,欧卡西在伦敦结婚,并且从此定居在这里。
继《犁与星辰》之后,1928年欧卡西的新剧《银杯》(The Silver Tassie, 1928)再次遭到叶芝的反对而未能登上艾比剧院的舞台。叶芝认为该剧只有欧卡西个人的意见而没有欧卡西的生活经验;只有内容不相关联的场景片段,缺乏舞台表演的统一性和整体性。《银杯》的时代背景选择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不是处于动荡冲突之中的爱尔兰。然而欧卡西的立场仍然非常鲜明。正如剧中的一句台词所说的那样,“只要还有战争在肆虐,我们就摆脱不了悲伤的困扰”。《银杯》在主题上是对“都柏林三部曲”的拓展;在戏剧表现形式上则更大胆更具有实验性。根据他对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理解和把握,欧卡西在剧中大量使用了表现主义手法。
欧卡西此后作品延续了这种主题一贯而在表现形式上锐意创新的创作风格。欧卡西作品的主题源泉与当时蓬勃发展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息息相关。在戏剧表现技巧方面,出来他对表现主义手法的独特运用之外,在他的戏剧中也不难看到其所钟爱的戏剧家布希科的影响。不过总体来说,评论界普遍认为欧卡西后来的戏剧在质量上根本不足以与其“艾比剧院”的作品相提并论。
《大门以内》(Within the Gates, 1934)是一部以伦敦海德公园为原型的寓言剧。虽然争议较大,但是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却对此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该剧在美国的上演也颇为成功。通过《大门以内》,欧卡西与奥尼尔、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en)等美国文坛名家。此外,欧卡西这一时期的主要戏剧作品还包括:政治寓言剧《星星红了》(The Star Turns Red, 1940)、讽刺喜剧《紫尘》(Purple Dust, 1943),以及高度运用表现主义手法表达直白社会主义主题的《我的红玫瑰》(Red Roses for Me, 1943)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卡西戏剧创作的重要主题是他眼中的那个“正在失去其活力、激情和决心的冷漠的国家”爱尔兰及其生活在其中的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主要作品包括《自命不凡的花花公子》(Cock-a-Doodle Dandy, 1949)、《主教燃起的篝火》(The Bishop’s Bonfire, 1955)、《内德老爹的鼓》(The Drums of Father Ned, 1958)等。
在欧卡西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他的六卷本自传的创作之中。1964年9月,欧卡西因突发心脏病去世。1965年,他的自传《房中镜》(Mirror in My House, 1965)出版,为欧卡西的创作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资料:
Richards, Shaun. “Sean O’Casey.”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British Literature. Vol. IV. Ed. in Chief, David Scott Kastan. Shanghai: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pp.126-29.
“Sean O’Casey, Irish Playwright, Is Dead at 84”. Obituary (Sept. 19, 1964), New York Times. (Feb. 20, 2011) <http://www.nytimes.com/learning/general/onthisday/bday/0330.html>
高继海. 英国小说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 “Sean O’Casey, Irish Playwright, Is Dead at 84”. Obituary (Sept. 19, 1964), New York Times. (Feb. 20, 2011) <http://www.nytimes.com/learning/general/onthisday/bday/0330.html>
[2] 肖恩·欧卡西(Sean O’Casey)是他本人从英文原名(John Casey)按照凯尔特语发音改变而来。
[3] Richards, Shaun. “Sean O’Casey.”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British Literature. Vol. IV. Ed. in Chief, David Scott Kastan. Shanghai: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pp.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