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伊什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全名克里斯托弗·威廉·布拉德肖·伊什伍德(Christopher William Bradshaw Isherwood), 小说家、剧作家。1904年出生于英格兰柴郡(Cheshire);1946年正式成为美国公民;1986年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塔莫妮卡市(Santa Monica)逝世。国籍的转变将伊什伍德的创作生涯自然地划分为英国和美国两个阶段。而其主要的创作成就主要是在英国时取得的。
伊什伍德出生于一个旧式的贵族家庭,父亲是职业军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殉难。伊什伍德从小具有反叛传统的性格,与母亲关系不和谐,在剑桥读书期间甚至因为恶作剧而被迫退学。
伊什伍德读书期间辗转去过多所学校。这使得他有机会结识了当时的许多已经颇有名望的作家,如奥登(W. H. Auden)、威廉·普罗默(William Plomer)、福斯特(E. M. Forster)等,并且结下了终生的友谊。伊什伍德较早展露出来的创作才华也得到了当时的普遍赞誉。著名批评家康纳利(Cyril Connolly)称伊什伍德为“英国小说的希望”;作家毛姆(W.Somerset Maugham)赞扬伊什伍德的“双手把握着英国小说的未来”;弗吉尼亚·沃尔夫也在她的日记里对年轻的伊什伍德盛赞有加[1]。
1928年,伊什伍德的第一部小说《都是阴谋家》(All the Conspirators)创作完成。该作品表现了20年代英国中上层社会青年对家庭的反抗。主人公菲利普矢志于文学创作,他孀居的母亲林赛夫人虽然爱儿子,却处处限制他的自由和发展。斗争的结果是菲利普失败,因为他不仅懦弱,而且对母亲还有依恋。1932年,伊什伍德出版了他的第二部小说《纪念碑》(The Memorial),延续并拓展了第一部小说的主题。小说描写希特勒执政之前发生在柏林的故事,围绕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死者建立纪念碑展开,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痛苦和物质伤害。战争使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造成父母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儿子失去父亲,朋友失去至交的惨剧。这两部作品为伊什伍德赢得了一致的好评。
1929年及其此后的几年间,伊什伍德主要居住在德国柏林。其间与好友奥登多有交往与合作。1933年,伊什伍德离开柏林,开始了他的欧洲游历,先后到过丹麦的哥本哈根、葡萄牙的辛特拉等许多地方。
正是在这段时间,伊什伍德创作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诺利斯先生换火车》(Mr. Norris Changes Trains, 1935)和《告别柏林》(Goodbye to Berlin, 1939)。由于这两部作品的诸多共同之处,后来在美国发表时,都被收录在《柏林故事》(The Berlin Stories)这个精选集当中。但是仍然是两部独立的故事。伊什伍德移民到美国之后,好友范德鲁腾(John Van Druten)帮助他把小说《柏林故事》改编成剧本,更名为《我是一部照相机》在百老汇帝国剧院进行演出,大获成功,后来又改编为同名电影。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推出百老汇音乐剧《卡巴莱》(Cabaret, 1966),以及一部同名电影(1972)。这些改编不仅仅使得伊什伍德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大大提高了知名度,也使得他在经济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的《柏林故事》虽然现在仍然被当作小说来看待,但是它如同纪录片般忠实而权威地记录再现了魏玛共和国的覆灭,希特勒的上台的那段时间。
《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堪称1930年代最成功的英国小说作品之一。作品中的叙述者威廉·布拉德肖在从荷兰到德国的火车上遇到了一名神色紧张,名叫阿瑟·诺利斯的男人,他带着不合适的假发,拿着一张伪造的护照。布拉德肖和诺利斯成功地通过边境后,诺利斯邀请威廉吃晚饭,他们两人也就此成为了朋友。在柏林期间,他们经常见面。诺里斯先生的许多怪癖也逐渐显现:其中之一便是他是一个性受虐狂。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共产主义分子。这在希特勒时期的德国是很危险的。诺里斯先生个人生活的其他方面则是一个谜。他和他的助手施密特似乎在做着一项什么生意,而施密特同时又在背叛他。在诺利斯的处境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下,他不得不离开柏林。后来诺利斯带着财产又回到柏林,和一位名字叫做玛格特(Margot)的法国女人保持着来往。而施密特也再次出现,并要勒索诺利斯。诺利斯利用布拉德肖,认识了一位贵族朋友普雷格尼兹男爵。与此同时,布拉德肖收到一位名叫做贝尔的共产主义组织领导人的警告,告诫他诺利斯在为法国从事间谍工作,他的组织以及警察都知道这件事。布拉德肖也注意到他们正被警察跟踪,于是劝说诺利斯尽快离开德国。国会纵火案之后,纳粹屠杀了贝尔以及诺利斯的大部分同志。布拉德肖后来回到英国,在那里他收到了来自诺利斯的纸条和明信片,表明他已经逃离了柏林。小说的最后,是诺里斯先生从里约热内卢寄给威廉的明信片,上面写着:“我到底做了什么,得到如此结果?”(”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all this?”)
虽然伊什伍德常常被认为是一名政治性色彩不明显的作家,因为他更多关注的是在心理层面上的个人经历,而不是公共事务,然而,《诺利斯先生换火车》却是一部政治色彩很浓的作品,与当时的时事联系紧密。一直以来,伊什伍德尝试着把小说模式和纪录片的准确性相结合,他的风格被认为是对准确性的一种狂热的追求。这种特点被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称为伊什伍德的“客观性讽刺”,即对细节充分关注,并从所有可能性的角度来观察人性的复杂[2]。《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部作品最有价值的地方不仅仅在于情节与事件,也在于对彼时彼地的历史场景的细致精准的描述。正如拉尔夫·赖特(Ralph Wright)在对伊什伍德作品的评论中所指出的那样,伊什伍德对于30年代发生在柏林的故事的描写“不仅描绘了一个时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柏林)会如此轻易地屈从于纳粹,它本身的以强凌弱性帮助促使了这样的结果”[3]。
作品中比故事情节更加吸引人的是对德国纳粹兴起时期及其统治初期的社会和政治氛围的描写。尽管伊什伍德被认为更加擅长于描写个人的、主观性的体验,《诺利斯先生换火车》这部作品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和社会集体的不可分离。在作品中,我们看到诺利斯的住所有两个入口。一个专为私人生活的所用;另一个则用于公共事务。但是两个门却都通向同一个房间。叙述者布拉德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位中立的观察者。与他身边的事件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隔离。然而,如果把布拉德肖对于德国政治的中立和远离理解为伊什伍德本人的态度观念的话,那很可能会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这部作品并不是中立的。甚至连布拉德肖也清楚地认识到德国纳粹的兴起是罪恶的。他那貌似客观的叙述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法西斯兴起的感觉变得更加恐怖。布拉德肖对德国共产主义者抱有巨大的敬仰,因为他们是对抗纳粹的唯一力量。《诺里斯先生换火车》也因此成为了英国30年代反法西斯主义的左派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对于共产主义者作为对抗法西斯力量的正面描写很好地体现了30年代的政治背景,左翼观点在当时英国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当时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也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法西斯主义将会是整个欧洲的威胁。
《告别柏林》是由松散地组合到一起的日记和速写构成的艺术性较强的小说,仍然以作者在柏林的经历为题材,小说的叙述者直接使用了作者的名字。小说由五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构成,头尾两篇是《柏林日记》,开篇的日记引入了叙述者。那句经典的自我描述也出现在其中:“我是一部照相机,只是被动地记录,没有思想”。第二篇讲述一个单纯的英国姑娘萨莉·鲍尔斯在柏林充当演员和娼妓的双重生活;第三篇描写两个同性恋者的欺骗和背叛;第四篇记录了讲述者在工人家庭生活的一段经历;第五篇讲述了叙述者与一个犹太家庭的交往。这部小说并不倚重情节的奇妙,而注重气氛的营造和烘托,仿佛一组组镜头展现在读者面前。尽管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这部小说依然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没有凌乱松散之感。首先,小说的主题明细,人物、场景、细节都指向一个情绪方向;其次,叙述者的经历将事件一一串联,井然有序;第三,小说的结构对称,具有严谨、和谐、平衡之感。小说写到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性,暗示人物的精神死亡和社会弊端一样,都是由希特勒的罪恶统治造成。伊什伍德出色地刻画了一座城市在溢满春色的阳光下微笑,但精神上却已经死亡,外表虽然温暖可人,而骨子里却冷酷无情。这部作品还隐含了叙述者许多潜在的批评。人们认为“伊什伍德”表面的中立其实暗示了导致纳粹控制欧洲的不仅仅是德国人。这样的解读不无道理。由此可见,晚年陶醉于东方神秘主义的作者伊什伍德比作品中同名的叙述者更加关心政治。
安迪·克罗夫特(Andy Croft)认为《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和《告别柏林》是“现实主义反纳粹小说中最著名的作品”[4]。虽然这两部作品依然注重个人经历的描述,但是其中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反纳粹倾向振聋发聩,毋庸置疑。德国共产主义者作为纳粹的主要抵抗者和最大的牺牲者在这两部小说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赞扬。伊什伍德的小说让人们看到:德国纳粹力量的兴起不仅表明了西方民主主义者反纳粹的失败;也表明了共产主义作为法西斯最主要的反抗力量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德国共产主义者遭到纳粹党人像对待犹太人和吉普赛人一样的凶残打压。
在这两部小说创作期间以及其后,伊什伍德与奥登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合作。1938年,伊什伍德还和奥登一起来到中国,收集中国抗日战争的素材,创作了《战争之旅》(Journey to a War, 1939)。
和W. H. 奥登一样,伊什伍德倍感传统英国的束缚和压抑,继而有了移民美国之心。然而由于伊什伍德提出移民的时间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伊始,他的行为诉求遭到了英国下议院的谴责,认为他此举缺乏爱国精神和对战争职责的担当,是不顾国家安危的叛国行为,并且剥夺此前给予过他的一切资助。这段时间,虽然伊什伍德依然勤于创作,但是评论界普遍认为,他的创作才华收到了极大的压抑,未能得以充分的施展。直到1946年,伊什伍德才正是成为一名美国公民。
1986年1月4日,伊修伍德在美国逝世。他的遗体被捐献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
参考资料:
“Christopher Isherwood (1906-1986).” Books and Writers. (2011-3-10)
< http://kirjasto.sci.fi/isherwoo.htm>
Booker, M. Keith.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of the Left: A Research Guide. London: Greenwood Press, 1998.
Christie, Stuart. “Christopher Isherwood,”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British Literature. Vol. III. Ed. in chief, David Scott Kasta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pp.107-110.
Swatridge, Conlin. British Fiction: A Student’s A to Z. London: MacMillan, 1985.
高继海. 英国小说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 Christie, Stuart. “Christopher Isherwood,”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British Literature. Vol. III. Ed. in chief, David Scott Kasta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pp.107.
[2] Christie, Stuart. “Christopher Isherwood,”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British Literature. Vol. III. Ed. in chief, David Scott Kasta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pp.108.
[3] 转引自Croft, Andy. Red Letter Days: British Fiction in the1930s.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90. pp.329.
[4] Croft, Andy. Red Letter Days: British Fiction in the1930s.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90. pp.328.
倒数第二段应该是“正式”,可能打的时候打错了哟。。。。。。嗯,有对比才能发现自己整理的缺陷在哪里,嘿嘿~~~ 🙂 😆
对,应该是“正式”。其实你做的很好。真的。